第(3/3)页 5月1日《红楼梦》电视剧正式播出之后,红学界、影视界和评论界就联手举办了《红》剧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名著改编艺术,尤其是《红》剧对八十回后的改编问题。 那氛围就不太对了! 夏天回来之后查看报纸,那《燕京晚报》是每天一篇批评《红楼梦》的! 什么这点不对了,什么那点不合规矩了。 找熟悉的编辑一问,果然有人针对啊! 什么从主角到情节是误导广大群众,什么某某情节草率处理。 甚至有一位姓俞的“红学大家”批评道:在演员脸上看不到文化! 夏天:焯!谁脸上写着“文化”两个字啦?! 不过,从奖项上就能看出来,主流媒体和圈子里最认可的,是邓洁的王熙凤;而宝黛钗三位绝对主角,都有形似神不似的质疑。 当然,也有人批评说王熙凤的戏份太多了,都要压住主角了。 反正怎么说的都有!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对剧版红楼的评价是“朱楼搬演多删落,首尾全龙第一功”。 而另一派红学家冯其庸,对剧版红楼的评价是“这是自有《红楼梦》以来,最大的一次普及”。 两者的立场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前者是剧版的顾问之一,后者是影版的“红学带头人”~ 不过专家、评论家挑三拣四的,但观众们可是非常喜欢看的! 《红楼梦》的收视率,平均有77%左右。 基本上,也算是有电视的几乎家家都在看。 夏天一边骂专家,一边发动群众! 以观众呼声和大量来信登报,打破专家媒体话语权垄断。 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而且还让香江那边大夸特夸——这不,刚组建的《香江天天报》就用上了! 都是老油条陈靖那边撰稿,然后见报之后再转发内地! 这时候外边一句话,顶里边一百句! 夏天挟香江以令大陆! 而随着《红楼梦》的热播,大街小巷都是陈力如泣如诉的歌声,《红楼梦》的音乐磁带也卖出80多万盒! 陈力也成了名人,也得到了很多演出机会。 300块一场,业务排到了下个月! …… 大概在5月月底的时候,夏天收到了邓丽筠的来信。 信是从香江发过来的,发信日期是10天前! “……知道你要去香港,想要见一面……但紧赶慢赶还是错过了。眼看着飞机飞走……” 信中还说,她刚发的一张唱片专辑,叫做《我只在乎你》!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