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多米尼加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第一次独立(1844-1861年)

    1838年7月16日,胡安·巴勃罗·杜瓦特与他的同事建立了一个秘密社会组织三位一体会(La Trinitaria),目的是摆脱海地的统治而独立。不久之后马蒂亚斯·拉蒙·梅利亚和弗朗西斯科·德尔·罗萨里奥·桑切斯也加入了三位一体会。上述这三位后来皆被称为多米尼加共和国开国的国父。1844年2月27日,多米尼加共和国人民对海地展开了独立战争并同时宣告多米尼加共和国独立。多米尼加共和国的草创的宪法仿效于美国宪章,于1844年11月6日完成宣布。多米尼加共和国在独立成功后的数十年间,国内的经政起起伏伏,对外从1844年到1856年间不断的遭到邻国海地的侵袭,这段期间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不断。同时期佩德罗·桑塔纳(为抗战创国初期的军队统帅,后来成为首任,第四届,第八届总统)、布埃纳文图拉·巴埃斯曾参与独立战争,曾五次当选多国总统)两人在掌握政权时各都刚愎自用而互不相让,桑塔纳坚信多米尼加必须依附在西班牙帝国的保护伞之下才能免于海地的侵略,巴埃斯在期望法国来保卫多米尼加的计划不成后,转向希望多米尼加能并入美国,最后也功败垂成。

    西班牙第三次殖民(1861-1865年)

    佩德罗·桑塔纳继承了一个处于崩溃的边缘即将破产的政府。他开始与西班牙的伊莎贝拉二世女王和古巴总督谈判,将多米尼加变成西班牙的属国。在1861年3月,桑塔纳正式恢复多米尼加共和国归为西班牙。但是反对者的声浪一直不断,并于1863年掀起了复国战争,其中以罗里盖兹、孟席欧和格雷戈里奥·鲁佩隆将军为领导人物。当时位处西边的海地政权担心西班牙返回多米尼加后将会威胁到海地,于是积极的支援反抗军。正处于南北战争状态的美国也强烈抗议西班牙重返多米尼加进行殖民政策。复国战争持续不到三年,西班牙军队于1865年完全从岛上撤离。

    第二次独立(1865-1916年)

    自西班牙人的离去,几大城市处于大面积废墟状态,而岛上分割为几大割据。何塞·玛丽亚·卡布拉尔控制了巴拉奥纳的大部分以及在西南得到红木出口商贝兹的支持,而牧场主吉列尔莫与东南部的一些前将军结成了联盟。格雷戈里奥·鲁佩隆控制了北部海岸。从西班牙离开到1879年,政府有21次变更以及至少五十多次起义。

    在这些冲突的过程中,两大政党开始形成。代表南部牧场主利益的红党和烟草种植主和商人利益的蓝党。红党主要寻求与大国合并而蓝党主要为寻求自由以及是民族主义者。

    1869年当时的多国总统巴埃斯(Báez)征求美国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总统的同意,期望能让多米尼加并入美国联邦,并让美国偿还多国当时150万美元的外债。葛兰特总统认为此举可以让在南方已解除奴隶制度的黑人能有一个自由居住地,不再受南方白人的威胁,但是最后仍遭到美国参议院投票反对,功败垂成。

    巴埃斯政权于1874年被推翻,但在两年后又被选为总统,最后于1878年下台。尤里塞斯·厄鲁将军于1882年掌握政权后,让多米尼加多年来不安的政局也逐渐的稳定下来。厄鲁总统在位期间政局稳定,使得多国经济得到喘息的机会,蔗糖产业技术不断的改良,造成许多欧洲和美洲移民进入多国寻找工作。但是, 厄鲁私底下却将国家经费用于私欲,并且建立起自己的御用警卫队,这使得国家的外债逐渐增高。这些引起了人民对他行为的不满,在使用高压政策无效后,厄鲁于1899年遭到谋杀。多米尼加1902年后又回复了群雄割据的时代,各地草莽独霸一方,使得当时多国的国库已完全掏空。使得法国和欧洲等债权国开始对多米尼加虎视眈眈。

    美国大罗斯福总统为了预防欧洲干扰美洲事务,加上为了保护当时正在建设中的巴拿马运河,大罗斯福总统当时以门罗主义而反对欧洲持续对拉丁美洲殖民主张,于1904年提出自己的的罗斯福推论,确定美国有权力介入拉丁美洲事务。美国于1905年和多米尼加协定由美国来管理多米尼加海关外务,并且于隔年和多国签订维持此义务50年的契约,其中同意美国有义务将部分海关税收用以偿还多米尼加日渐增多的外债。

    当时的多米尼加总统拉蒙·卡塞雷斯在执政六年之后,于1911年遭到暗杀,结果造成往后多年多米尼加政治上的不稳定并引发内战。美国政府多次斡旋无效后,最后由美国威尔逊总统协助多米尼加于1914年举行总统选举并选出曾经担任过多国总统的胡安·希门尼斯回任。希门尼斯总统为了获得当时政治上相关人员的支持,选定当时的反对政党作为内阁阁员。后来的计划并不顺利,又有国防大臣Desiderio Arias在后操弄政治,结果导至希门尼斯总统自己于1916年五月辞职。

    美国占领时期(1916-1924年)

    1916年5月,希门尼斯总统的辞职,此消息造成美国威尔逊总统大为不满。1916年5月1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多米尼加。6月1日,海军陆战队占领蒙特克里斯蒂和普拉塔港。7月初,美军完全占领多米尼加。当时美国海军少将Knapp领导的军事政府严格控管当时多米尼加人民的自由,造成了当地中上阶层人士非常的不满,另在多国东部地区的农民组成反抗军持续不断和美军抗战。虽然抵抗的意识普遍存在于民间,但是军事政府也平息了多米尼加多年来不稳定的政治状态,多国的经济开始成长和外债也逐渐减少,军事政府在各地广建现代化的道路连结各城镇,并成立了多米尼加初期的国民军。

    1920年,美军在多米尼加的建设和政策也造成了楚希略在军中的崛起,并让楚希略掌政多米尼加达30年之久。1920年,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沃伦·哈丁批评了对多米尼加的占领,并承诺最终将会撤军。1922年5月,多米尼加律师弗朗西斯科·佩纳多前往华盛顿与美国进行协商。最终军事政府被一个新的临时政府取代,并将举行选举。

    特鲁希略时代(1930-1961年)

    1924年3月举行了总统选举,亲美派的霍拉西奥·巴斯克斯(1902年-1903年已担任过总统)最后胜出,并于当年七月登位。同年九月美军完全撤出多米尼加。霍拉西奥·巴斯克斯总统在位六年期间让多米尼加呈现了少有的和平状态,让全国的政治,人权和经济方面一片向荣。

    1930年2月,霍拉西奥·巴斯克斯总统欲竞选连任时期,由于受到反对者的激烈抗争,私底下和当时国家陆军(前身为国民军)统帅秘密协商后,巴斯克斯总统自动辞职而让给当时自称立场中立的拉斐尔·莱昂尼达斯·特鲁希略·莫利纳将军竞选,由于其他竞选人受到暴力威胁,在没有竞争者的情况下,特鲁希略于1930年5月当选为多米尼加总统。多米尼加在特鲁希略独裁时期虽然经济仍持续发展,但是财富大都被特鲁希略和同伙收刮。然而这段时期多米尼加在医疗,教育,交通港口建设各方面却也有大幅度的发展。特鲁希略并在各地广建国民住宅,也创建国民退休年金政策,并于1935年和海地达成边境界线划分协定,于1941年终结了和美国在1906年订定的海关契约,在1947年让多米尼加的外债清偿完毕,让多国人民至今仍津津乐道。

    特鲁希略在另一方面却使用谋杀,凌虐,恐吓等各种极端的方式来抑制反对政府的声音。为了展现他自大狂妄的一面,特鲁希略授予自己大元帅,把首都圣多明哥改名为特鲁希略城,另外他把加勒比海最高山杜瓦特峰改为特鲁希略峰。并将国内许多大小城镇的名称以自己和亲人的名字命名。特鲁希略本身有四分之一的海地血统,但是他为了驱除居住在多米尼加国内的海地人,曾于1937年下令部队杀灭在多米尼加境内居住的海地人,史称“荷兰芹大屠杀”或是大砍杀。特鲁希略为了遮掩此举为部队施行的军事行动,命令所有军人全部使用kaishandao而不用步枪。从1937年十月二日晚上到十月八日整整六天之间,多国部队在多米尼加靠近海地的边界处,只要看到肤色较深的人便全部拦下,并显示荷兰芹要对方用西班牙文发音,由于使用法语的海地人无法用西班牙语正确的讲出荷兰芹名称(多国人称之为perejil,海地人称之为pèsi),只要是被辨认出海地人全部当场遭到谋杀,据估计当遭到谋杀的海地人约有一万七千人到三万五千人不等。数年后多米尼加同意为此事件而赔偿75万美元给海地共和国,但最后实际赔偿的金额为52.5万美元。原先计划每位受难家属的赔偿金额为30美元,但是由于海地政府贪污严重,受难家属拿到的实际金额仅有0.02美元。

    特鲁希略上台执政后,虽然镇压人民残忍的手段不断,但是其政府却一直受到罗马教廷和多数多米尼加上流社会的支持,美国政府深知特鲁希略ducaizhengquan极端残忍的行为,但是由于冷战时期和古巴共产政权的崛起,美国需要得到特鲁希略的支持,美国对特鲁希略的执政并未多作干涉。但是在特鲁希略于1960年欲派人谋杀当时委内瑞拉总统罗慕洛·贝坦科尔特后,美国政府和特鲁希略政权开始决裂,特鲁希略本人亦于1961年5月30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于首都圣多明各被谋杀身亡。

    巴拉格尔时代(1966-1996年)

    多米尼加左派政治人物胡安·博什于1963年2月经过民主选举后当选为总统,同年9月却被推翻政权。往后一年七个月之间多米尼加皆由军政统治。1965年4月拥护胡安·博什的人士在首都圣多明各爆发抗争活动,当时美国的詹森总统担心古巴的卡斯特罗共产政党会介入多米尼加政权而让多国成为第二个古巴gong dang国家。詹森总统派遣4万2千名海军陆战队队到多米尼加以稳定多国的政治,美洲国家组织在美国的压力下随后亦派遣了部队进驻多米尼加。驻多米尼加的外国部队一直停留到1966年在华金·巴拉格尔当选总统后才完全撤退,但美国政府在多米尼加的影响力日渐加深。巴拉格尔其本身之前为受独裁者特鲁希略掌控的傀儡总统。

    巴拉格尔总统在位的12年之间,借口避免卡斯特罗政党渗透至全国,对多国人民采取高压政策,限制人民的人身自由。他在当时所施行的经济政策失当,造成了社会上贫富不均的差距拉大。巴拉格尔总统在位期间也完成了多项民生和文化建设。多处的国民住宅、引水道、城镇道路、体育馆、博物馆、美术馆和首都郊外有名的哥伦布灯塔皆为巴拉格尔总统在位期间建设完成。

    1978年反对党候选人安东尼奥·古斯曼·费尔南德斯(多米尼加革命党PRD)击败巴拉格尔而连任成功,成为继任总统。同一政党的萨尔瓦多·豪尔赫·布兰科在1982年竞选总统成功。在多米尼加革命党的执政时期八年间,多国的政治逐渐稳定,政府对人民的限制也足逐渐放宽。巴拉格尔于1986年再次重新竞选总统成功,并于1990,1994连续担任三届总统。由于巴拉格尔在1994年的总统选举过程中广受批评,最后受制于国际间的压力和国内军政方面异论下,同意于1996年重新举行总统选举。

    民主时期(1996年后)

    曾在纽约长大,42岁的执业律师莱昂内尔·费尔南德斯·雷纳(多米尼加自由党PLD)在1996年总统选举中大胜对手古斯曼·费南德斯(多米尼加革命党PRD),费南德斯政府执政后第一个月,便强迫12位军事将领退休,随后要求国防大臣进行军政改革,不久后又撤换了国防大臣,这一切,在当时造成民心惶惶,向来有军事叛变惯例的多米尼加这次反而毫无动静。费南德斯总统在其第一次任内,针对多米尼加的经济膨胀、教育发展、失业率问题和环境卫生方面都获得了改善。

    2000年,总统大选则为伊波利托·梅希亚(多米尼加革命党PRD),国会议员梅迪纳(多米尼加自由党PLD)和又重回来竞选的巴拉格尔成三人角逐的状态。最后由种植烟草起家的梅希亚(有人称其为农夫总统)竞选成功。梅希亚总统上任后开始削减政府预算并将民间汽油价格提高百分之三十,期望以这多余的经费可以用到国家的福利政策上。但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毫无预警的让多国出口贸易和观光事业大幅萎缩,加上2002年多国第二大银行发生38亿美元呆帐倒闭,梅希亚总统并没采取任何挽救措施,种种因素使得民生经济进入衰退期,多国贝索曾贬值到一美元兑换52比索,这使得当初投票给梅希亚总统的选民变的鸦雀无言。后来让莱昂内尔·费尔南德斯·雷纳在2004年总统选举中轻易击败对手,原本是最晚成立的多米尼加自由党(PLD)从此变成多国政坛上的最大党派。2008年,雷纳再度连任总统。

    2012年5月,解放党人梅迪纳赢得大选,任期至2016年。

    2018年5月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在北京与多米尼加外长巴尔加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自公报签署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日,多米尼加共和国政府宣布与台湾“断交”。

    2018年6月8日,联合国大会选举多米尼加共和国为2019年和2020年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多米尼加位于伊斯帕尼奥拉岛,占全岛64%面积,全国总面积约48734平方公里。西与海地接壤,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东隔莫纳海峡同波多黎各相望。海岸线全长1350公里。

    地形地貌

    岛屿和沙洲

    多米尼加外海有数个小岛和沙洲,其中最大的两个小岛为东南边外海的沙翁纳岛和西南部的贝亚他岛。北部距离100公里和200公里外海处有三处范围颇大的沙洲,主要是由北边巴哈马群岛延伸而来,分别称为圣诞节沙洲,银色沙洲和Mouchoir沙洲。前两者为多米尼加主权所有。

    山脉和平原

    多米尼加国内有四大主要山脉。北部山脉是从西北边海地边界的基度山城往西,成平行线的方式延伸到东北部的山美纳半岛中央山脉从多国西边的海地延伸到西班牙岛的中部,偏向南边后逐渐平缓,中央山脉中的杜瓦特山顶(3098米),La Pelona(3094米),La Rucilla(3049米) 和Pico Yaque(亚盖山顶2760米),为加勒比海安地利斯列群岛中最高的四座山。另位于多米尼加南边还分别还有Neiba山脉和Bahoruco山脉。

    位于北部山脉和中央山脉中间则是土地肥沃的Cibao谷地。多米尼加主要农业和烟草产区和多国第二大城圣地牙哥皆位于此。中央山脉南边另有一个规模较小,气候较干燥的圣胡安谷地。多国中部另有Constanza,Jarabacoa,Villa Altagracia,Bonao等谷地。

    多米尼加西南方的Enriquillo盆地位于海平面以下,为一干躁的沙漠气候,由于当地人口稀少,许多野生动物活动于此。从首都圣多明各城往东北延伸出去的广大平地,称之为加勒比海海岸线平原,平原内有许多甘蔗种植区。另从首都往西横跨Ocoa河,位于阿苏阿省内则有比较干燥的阿苏阿平原。

    水文

    多米尼加河流短小,水势湍急,主要有流经锡瓦奥谷地的北亚克河和流经东北部贝加雷阿平原的尤纳河,均有灌溉和发电之利。河域广布,其中有四大水系,从中央山脉发展出来的Yaque del Norte(北亚盖河)为多米尼加最主要也是最长的河流,北亚盖河灌溉了肥沃的Cibao谷地,最后从西北边的基度山海湾出海。中央山脉东边延伸出来的 Yuna(育纳)河,经过东边的Vega Real(皇家草原)后,流入东北边的Samaná(山美纳)海湾里。中央山脉南边的Yaque del Sur(南亚盖河)往南灌溉圣湖安谷地,最后流向加勒比海。Artibonito河(320公里长)源于中央山脉并往西行,虽为岛上最长的河流,但是Artibonito河流主要流经区域多位于海地国内,为海地最重要的河川。多米尼加最大的湖为Enriquillo湖(300平方公里),位于多国西南部,其位置低于海平面40米,气候干燥,为一咸水湖。海岸亦有多处潟湖。

    气候

    多米尼加位居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纬17°36′~19°56′,属于热带气候国家,气温年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25~30℃,但中科迪勒拉山区气温较低,冬季可达0℃以下。

    每年五月到十一月为雨季,六月到十一月为飓风季节。多国三面环海,缺乏天然屏障,夏秋常受飓风袭击,再加上国内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遇到飓风登陆或是大量雨水往往会在各地造成水灾和土石流。

    多米尼加年平均雨量为1346毫米。受到山脉地形的影响,下雨量主要集中在多国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北部和东部面迎东北信风,年降水量达1500-2500毫米,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山地森林茂密,背风的西南部年降水量为500-1000毫米,干季较长,属热带草原气候。多国的年平均温度从摄氏25度(海岸区)到摄氏21度(山区)之间。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多米尼加地下矿藏比较丰富,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有金、银、镍、铁、铜、铝土、琥珀、大理石、石膏和花岗岩等。多米尼加铜储量约6.5亿磅,金储量约2660万盎司,大理石储量约3亿立方米,石膏储量约8亿吨。西瓦奥谷地是多米尼加采矿业最发达的地区,蕴藏丰富的镍铁矿和美洲最大的露天金矿。沉积在桑切斯-萨马纳半岛的褐煤是当地重要的燃料能源。多米尼加出口盐、宝石、石膏和大理石。宝石包括多米尼加国石—海纹石,以及特有的蓝琥珀。

    森林资源

    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约28%,盛产桃花心木、绿檀木和棕榈树等木材。

    土地资源

    多米尼加的土地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根据美洲国家组织研究,农业用地占20.3%,牧业用地占12.7%,林业用地占67%。西瓦奥谷地、东部平原、圣胡安谷地和贝加雷亚尔谷地等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理想地区。

    行政区划

    区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