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菲律宾共和国-《史册》
第(3/3)页
菲律宾宗教和菲律宾天主教
天主教:菲律宾和东帝汶是亚洲仅有的两个天主教国家。天主教徒占菲律宾人口的83%;从西班牙传入五百年来一直对菲律宾的政治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1986年马科斯和2001年艾斯特拉达被迫下台,天主教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城乡各处遍布大小教堂和售卖天主教用品的店铺。菲律宾有四座巴洛克风格教堂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分别坐落在马尼拉、圣玛丽亚、帕瓦伊和米亚高。菲律宾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圣诞季,从12月16日开始。
基督新教:信徒占人口的9%,乃是菲律宾信徒人口成长率最高的宗教。
伊斯兰教:信徒占人口的5%,集中在南部的棉兰老岛。
此外,仍有许多华人信奉着道教与佛教;土著民族信仰著原始宗教。
衣着
16世纪前后,菲律宾人多穿用棉纱、麻纤维制成的衣服。男人穿的上衣称“康岗“,无领、短袖,下身用一条叫“巴哈“的布裹着腹部,上衣下摆略低于腰。衣服的颜色多为蓝色或黑色,只有尊长着红色的衣服。21世纪,菲律宾中上层人士多着西装,老百姓衣着则比较简单。男子上身穿衬衣,喜用白色,下身穿西装裤;女子喜欢穿无领连衣裙。大部分青年着西式皮鞋,老年人仍穿用木头、麻或草做成的拖鞋。
菲律宾musilin男子着短外衣和宽大的长裤,围一条“沙隆“作为腰带。到麦加朝圣过的信徒头上围一条白色头巾或戴一顶白帽子。妇女穿紧身的短袖背心,钉上两层金属纽扣,穿紧脚口的宽大裤子,或穿裙子。妇女象马来人一样结发型,有时裹着颜色鲜艳的头巾,他们戴手镯、项链和耳环。
少数民族的穿戴各不相同。如伊富高人男子往往上身袒露,下身围一条T形花布;女子穿着类似裙子,颜色鲜艳。丁冈人衣服极为简单,男子普遍仅在腹部围一块布,有的也穿前襟分开的上衣;女子穿短上衣,用布缠绕腹部,矮黑人的服装最为原始,男女均用布或树叶围于腰间。
饮食
菲律宾人的主食是大米、玉米。
农民在煮饭前才舂米。米饭是放在瓦缸或竹筒里煮,用手抓饭进食。菲律宾人最喜欢吃的是椰子汁煮木薯、椰子汁煮饭,然后用香蕉叶包饭。玉米作为食物,先是晒干,磨成粉,然后做成各种食品。城市中上层人士大多吃西餐。
菲律宾musilin人的主食是大米,有时也吃玉米和薯粉,佐以蔬菜和水果等。按照伊斯兰教教规,他们不吃猪肉,不喝烈性酒。和其他马来人一样喜欢吃鱼,不喝牛奶。烹调很简单,喜欢使用刺激性的调味品。进食时用手抓。咀嚼槟榔的习惯在菲律宾musilin人中非常流行。
婚姻
菲律宾人多是自由恋爱后结婚。在恋爱中,男子多赠女方以化妆品、水果、花束等,花的颜色则以白色和桃色为佳,茶色和红色乃属禁忌之色。结婚仪式均在教堂中举行。菲律宾musilin的婚姻由父母决定。男方须通过媒人向女方家庭提出求婚,并交付聘金。婚礼仪式由伊斯兰阿訇主持,并举行盛大宴会款待客人。菲律宾实行早婚制,少女十二三岁便被视为已达结婚年龄。
土著人婚俗多样。居住在北吕宋高山地区的伊戈罗特人的婚姻主要有两种方式,父母主婚或自由试婚。一般来说,较富裕的家庭,为了使自己家庭的财产、地位不致旁落,在儿女幼时即由双方父母作主订婚。到了十四五岁时,便正式成婚,如果婚后一方表示不满意,只要女方尚未受孕,便随时可以分开,男女另找对象。不能生育的,也随时可以分开。巴交人允许多偶婚,堂兄弟姐妹则禁止通婚,如具有后一种关系的人要结婚,必须作一些“预防“措施和仪式,如将一些贵重物品丢入海中等。矮黑人的男子求婚,必须以弓箭射女子在远处安置的竹筒,如果没有射中,说明男子没有能力养活妻子,就难以达到求婚的目的。
另外,在菲律宾的法律规定一个男子最多可以拥有四个妻子。
军事
菲律宾于1901年建立保安队。1936年以保安队为基础建立陆军。1946年以陆军为基础建立国防军,分海、陆、空和保安军四个军种。1950年4月19日正式改称菲律宾武装部队,并将3月22日(1897年菲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成立革命政府的日期)定为建军节。
总统是军事最高统帅。武装部队司令部为三军最高指挥机构,总参谋长是最高军事指挥官。国防部是三军行政管理机构。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三年以上。
菲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预备役和准军事部队组成,其中正规军总兵力10.9万人。现役陆军6.6万人,编成8个步兵师、23个步兵旅、8个炮兵营、1个装甲旅、5个特种作战旅、1个总统卫队。海军2.6万人,编成1个作战舰队司令部、6个海区司令部和4个海军陆战旅。空军1.7万人,编成3个空军师、9个飞行联队、7个勤务保障联队。
国家警察部队于1991年1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内务与地方政府部。总兵力9.55万人,是仅次于菲武装部队的准军事力量,在各地区、省、县、市、镇均设有国警指挥部和警察局。
(以上资料,截至于2013年)
交通
公路
截至2020年10月,菲律宾国家公路通行里程约3.3万千米。其中,混凝土公路占65.37%,沥青公路占32.84%,砂石路占1.67%,土路占0.12%。其中,路况良好的占43.79%,路况一般的占34.12%,路况不佳的占15.80%,另有6.29%的公路路况未作评估。菲律宾现有高速公路16条,总长度509.19千米,占国道总里程比重为1.5%。
铁路
菲律宾铁路主要集中于吕宋岛,现有运营铁路线约76.9千米。由于铁路设施远远无法满足交通需要,菲律宾政府大力发展铁路建设,计划在吕宋岛和棉兰老岛新建南北铁路、棉兰老铁路等,以改善居民出行交通和满足货运需求。菲律宾交通部预计,2022年之后菲运营铁路线将达到1200千米。
空运
菲律宾国内航线遍及40多个城市,主要机场有首都马尼拉的尼诺·阿基诺国际机场、宿务市的麦克坦国际机场和达沃机场等。菲律宾与30多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国际航运协议,每天或每周都有多个航班从马尼拉飞往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欧洲与中东地区的主要城市。
水运
菲律宾水运航线总长3219千米,共有400多个主要港口。大多数港口需要扩建和升级,以容纳大吨位轮船和货物。菲律宾的集装箱码头设施完善,能高速有效地处理货运。
社会
体育
菲律宾重视体育事业。第二届亚运会曾于1954年5月1日至5月9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办;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菲律宾获4金6银9铜,列金牌榜第18位。
教育
菲律宾宪法规定,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政府重视教育,鼓励私人办学,为私立学校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并免征财产税。初、中等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截至2006年,菲律宾共有中、小学44302所,小学生入学率达91%,中学生入学率60%。高等教育主要由私人控制。共有高等教育机构1599所,在校生约244万人。高等院校主要有菲律宾大学、阿特尼奥大学、东方大学、远东大学、圣托玛斯大学等。2013年,菲律宾教育预算为2927亿比索。
新闻出版
菲律宾主要英文日报有《菲律宾星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马尼拉公报》、《自由报》、《马尼拉时报》、《马尼拉纪事报》;菲文日报有《消息报》、《菲律宾快报》;华文日报有《商报》、《世界日报》、《菲华时报》、《联合日报》和《环球日报》。
菲律宾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73年3月1日。与中国、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巴基斯坦、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建有新闻交换关系,与美联社、路透社有工作联系。
新闻组织有全国新闻记者俱乐部、新闻摄影家协会、出版者协会等;有257家出版机构。
菲律宾有629家广播电台,其中商业电台488家,10家宗教台,7家教育台。137家电视台,其中广播局和人民电视台属官方性质,其余均为私人所有。菲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英语、菲律宾语和华语。
(以上资料,截至于2013年)
外交
国策
菲律宾宣称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平衡、平等、互利、互敬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对外政策的三大目标是:加强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海外菲人。重视同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大国的关系,积极推动东盟内部合作,发展同伊斯兰国家的友好关系。大力推行经济外交,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
同中国的关系
1975年6月9日建交。阿罗约总统(任期内9次访华)、阿基诺三世总统(2011年)、杜特尔特总统(2016年、2017年)先后访华。
2016年以来,双边重要互访和会见主要有:2016年10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对华进行国事访问。2017年5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来华出席“一带一路”guojihezuogaofengluntan。
2017年,双边贸易额512.8亿美元,同比增长8.5%,其中中国出口额320.4亿美元,增长7.4%,进口额192.3亿美元,增长10.5%。中方对菲直接投资额为5384万美元,同比增长67.2%。菲对华投资500万美元,同比下降93.6%。截至2017年底,中方对菲累计投资7.7亿美元,菲对华累计投资33.1亿美元,中方在菲累计承包工程合同额213.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0.4亿美元 。
同日本的关系
1956年7月建交。菲律宾积极支持日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与其经济影响相称的政治作用。日本是菲最大援助国和最大贸易伙伴。2008年10月,菲参议院审议通过菲日2006年签署的经济伙伴关系协议。2014年6月,阿基诺三世访问日本。2016年1月,日本明仁天皇、美智子皇后访问菲律宾。2016年8月,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访问菲律宾。10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日本。2017年10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再次访问日本 。
同美国的关系
菲律宾曾是美殖民地,两国长期保持密切的盟国关系。两国签有共同防御条约和共同防御援助协议。1991年菲参议院废除了菲美军事基地协定,结束了美在菲长达93年的驻军。1998年,两国签署《访问部队协定》。该协定使得美军重返菲律宾,两国恢复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9·11”事件使菲美军事合作得到明显加强。菲政府支持美反恐行动及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向美开放军事设施,提供后勤服务。美国承诺向菲提供新的军事装备,加大对菲军事经济援助,向菲派遣专家协助反恐训练。2016年8月,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菲律宾。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赴菲律宾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
美是菲第二大官方援助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在菲能源和电力领域累计投资超过20亿美元。2017年,美是菲第三大游客来源国,年赴菲游客达50万。美也是菲最大的劳务输出国,在美菲籍劳工和侨民达300万。
2014年5月,菲美“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在菲律宾武装部队总部阿吉纳尔多军营拉开帷幕。
2016年8月,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菲律宾。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赴菲律宾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
同东盟国家的关系
菲律宾将发展同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列为对外政策的重点方向,以东盟为依托发挥自身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菲积极参与和推动东盟内部各项合作及经济一体化进程,2017年担任东盟轮值zhuxi国。2018年8月起担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任期3年 。
与马来西亚往来较为密切,双方在沙巴领土主权问题上存在争议。近年来,马为菲政府和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和谈积极提供协助。2012年10月,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访问菲律宾。2014年2月,阿基诺三世访问马来西亚。3月,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访问菲律宾。2016年11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马来西亚 。
与泰国关系良好。两国1993年成立以外长为zhuxi的双边联委会。1999年,双方成立贸易联委会机制。2012年1月,泰国总理英拉访问菲律宾 。
与印度尼西亚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划分海域边界、加强经贸投资以及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上合作顺利。2011年3月,阿基诺三世访问印尼。2014年5月,印尼总统苏希洛访问菲律宾。2015年2月,印尼总统佐科访问菲律宾。2016年9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印尼 。
与新加坡关系良好。新是菲第四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游客来源国。2011年3月,阿基诺三世访问新加坡。2014年4月,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访问菲律宾。2016年12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新加坡 。
与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东盟国家关系良好,各领域往来交流与互利合作不断发展 。
旅游
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
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始建于1988年8月11日,占地33200公顷,属国家所有。199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巴拉望岛生物圈保护计划的一部分。
巴洛克教堂
巴洛克教堂包括四座教堂,分别位于马尼拉、圣玛丽亚、 帕瓦伊以及米亚高。199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位于马尼拉以北250公里处的安第斯山上,是土著部落人民为了谋生而在裸露的山地上开垦出的土地。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普林塞萨地下河国家公园
普林塞萨地下河国家公园位于巴拉望省北岸圣保罗山区,北临圣保罗湾,东靠巴布延海峡。占地面积20202公顷。为世界自然遗产。
维甘历史古城
维甘历史古城位于南伊洛克斯省,是亚洲保存得最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城市,1999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1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授予菲律宾古城维甘“世界遗产保护区管理最佳实践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