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伊拉克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青年们满怀豪情为您的独立奋斗, 我们宁愿牺牲也不做敌人的奴隶,
我们要摆脱常年耻辱和悲惨生活,
我们将重现我们的荣耀,
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剑和笔都是武器,
为了实现光荣的约定,
任何争辩都不能动摇我们,
这面冉冉升起的旗帜,
饱含我们的尊严和荣誉,
哦,您的荣耀和美丽,
您的胜利超越敌人,
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2004年临时政府将《我的故乡》定为伊拉克新国歌,《我的故乡》这首歌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很流行,原词作者是巴勒斯坦人伊卜拉欣·赫费·投千,在1936年巴勒斯坦民众反抗“以色列”占领的起义中首先唱出,很快便在整个阿拉伯世界中流行开,并曾一度成为巴勒斯坦的代国歌。
人口民族
2022年,伊拉克人口4225万。其中阿拉伯民族约占78%(什叶派约占60%,逊尼派约占18%),库尔德族约占15%,其余为土库曼族、亚美尼亚族等。于1878年时仅约200万人,大约75%-80%的伊拉克居民为阿拉伯人;居住在北部山区和东北部的库尔德人是另一个主要民族,占总人口大约15%-20%;其他少数民族包括:亚述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高加索人和波斯人等,组成了5%的伊拉克人口。阿拉伯语和库尔德语是国家的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全国通用,库尔德语则在北方广泛使用。现代阿拉米语则在亚述人聚集区内使用。
政治
政府
2003年7月,美国占领当局任命组成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 并与其就移交权力时间表达成协议。2004年6月,伊拉克临时政府成立。6 月28日,占领当局向临时政府移交权力。2005年1月,伊拉克举行过渡国 民议会选举,并于4月底组成过渡政府。
2005年10月,伊拉克新宪法草案在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12月,伊 拉克举行正式议会选举。在总共275个议席中,什叶派政党联盟占128席, 库尔德联盟占53席,两个逊尼派政党联盟共占55席。2006年3月,正式议会召开,库尔德人士贾拉勒·塔拉巴尼和逊尼派人士马哈茂德·迈什哈达尼分别出任总统和议长。5月,以什叶派人士努里 马利基为总理的伊拉克 战后首届正式内阁宣誓就职,政治过渡进程基本完成。2008年12月,迈什哈达尼辞去议长职务。2009年4月,逊尼派议员伊亚德·萨迈拉伊当选为 新议长。2010年3月7日,伊拉克举行第二次全国议会选举,11月11日举 行首次议会会议,努贾伊菲当选新议长,塔拉巴尼连任总统,委任现任总理马利基组阁。
2014年4月30号,伊拉克举行新一届全国议会选举这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的第三次议会选举,也是2011年年底美军撤离后伊拉克举行的首次大选。包括政党、政治联盟和独立候选人在内的近280个政治实体、共 9000多名候选人角逐下届议会的328个席位。2014年7月,来自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两大执政党之一的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福阿德·马苏姆当选伊拉克新总统。
2018年10月2日,伊拉克新总统巴尔哈姆·萨利赫提名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为候任总理,委任他组建新一届政府。10月25日,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宣誓就任新总理。他提交的由22名部长候选人构成的内阁名单中,14人获得议会批准。议会将于11月对剩余8名部长候选人进行信任投票。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3日,伊拉克前水资源部部长拉提夫·拉希德当选伊拉克总统。
2022年10月13日,伊拉克新任总统阿卜杜勒·拉蒂夫·拉希德提名穆罕默德·希亚·苏达尼为候任总理,委任他组建伊拉克新一届政府。
宪法
伊拉克是联邦制国家(2006年10月11日议会通过联邦制法案),设总统委员会(由总统和2位副总统组成)、总理府(部长内阁)和议会(325 位议员),实际行政权力掌握在以总理为首的部长内阁手中。2005年10 月25日全民公决中通过的宪法规定:伊拉克是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联邦国家,实行议会代表制。每10万居民拥有一个联邦国民议会的席位,议 员代表整个伊拉克人民的利益。每届议会任期4年。联邦国民议会中妇女的席位不得少于25%。联邦的行政权力由共和国总统和内阁共同承担;总统由议会2/3多数选举产生,任期4年。总统必须出生时就是伊拉克人,其父母也必须是伊拉克人,年龄在40岁以上。总统指派在议会中享有多数席位的党团领导人组建政府。
内阁成员由总理推选,总理还担任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伊拉克地区政府拥有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利;地区政府可以按照需要的方式实行管理,并有权建立自己的“安全组织”,如警察部队、治安部队和卫队等。地区政府在不违反国家宪法的前提下,可以起草自己的法律,确立自 己的行政权力机构以及行使这些权力的机制;宪法承认库尔德地区和其作为一个联邦地区现有的权力。伊拉克是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是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创始国和正式成员。宪法保证宗教自由。
政党
(1)伊拉克名单:由伊拉克民族和谐运动、伊拉克全国对话阵线、革新党等党团组成的跨教派世俗政治联盟,领导人为前总理阿拉维。
(2)法治国家联盟:包括35个政治团体,以伊斯兰达瓦党为骨干力量,强调其世俗性和民族性,领导人、达瓦党zhuxi马利基。
(3)伊拉克国家联盟:以什叶派政治组织为主体,由伊斯兰最高委员会、萨德尔运动等30个政治团体组成,核心人物为伊斯兰最高委员会领导人哈基姆和民族改革运动领导人贾法里。
(4)库尔德联盟:主要由库尔德民主党、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等库尔德人政党及土库曼自由者组织等13个政治团体组成,核心人物、库爱盟zhuxi塔拉巴尼和库区政府zhuxi、库民党zhuxi巴尔扎尼。
(5)国家阵线:由前议长朱布里、前总理穆塔拉克联合什叶派前副总理阿拉维组建,包括16个政党。
(6)伊拉克决定联盟:由前副总统努杰菲领衔,包括11个党派。
(7)库尔德斯坦民主党:库尔德地区两大执政党之一。
(8)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库尔德地区两大执政党之一。
(9)国土联盟:由库区变革运动联合民主正义联盟、库尔德伊斯兰集团组成。
政要
阿卜杜勒·拉蒂夫·拉希德总统:
阿卜杜勒·拉蒂夫·拉希德。1944年出生于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苏莱曼尼亚省,曾任伊拉克水资源部长,自2010年起担任总统高级顾问。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3日,伊拉克国民议会举行会议,属于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的候选人拉提夫·拉希德进入第二轮投票,并在269名参与投票议员中获得162票,拉提夫·拉希德当选伊拉克总统,随后宣誓就任总统。
总理:
穆罕默德·希亚·苏达尼
新华社报道,2022年10月13日,伊拉克新任总统阿卜杜勒·拉蒂夫·拉希德提名前劳工和社会事务部长穆罕默德·希亚·苏达尼为候任总理,委任他组建伊拉克新一届政府。
议长:
穆罕默德·哈勒布希,逊尼派musilin,1981年生于安巴尔省,2002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伊拉克斯塔绥里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长期在私营部门任职,2014年当选国民议会议员,曾任议会人权委员会委员、财政委员会委员、zhuxi。2017年任安巴尔省省长。2018年9月15日当选议长。
经济
综述
据法国24小时电视台报道,2019年,伊拉克1/5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25%青年人处于失业状态。据世界银行数据,当年伊拉克4000万人口中有60%每日开支不足6美元,2018年该国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仅为0.6%。“20世纪80年代初,伊拉克在中东属于比较富有的国家。当时伊拉克的人均GDP超过中国,已经有了高速公路。经过了美国主导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变成了贫困国家。
伊拉克战争后,经济重建任务繁重。联合国安理会于2003年5月通过第1483号决议,取消对伊拉克除武器禁运以外的所有经济制裁。伊拉克重建重点是恢复和发展能源、教育、卫生、就业、供电、供水、食品等领域。但由于安全局势不稳,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经济重建进展缓慢。
工业
工业主要有石油开采、提炼和天然气开采。油气产业在国民 经济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为伊拉克支柱产业。伊拉克于1973年实现了石油工业的国有化。两伊战争结束到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平均日产原油350万桶,最高时达450万桶。
伊拉克70%的天然气属于石油伴生气,主要产于北部基尔库克油田和 南部鲁迈拉油田。伊拉克有9个集气站,日处理天然气0.42亿立方米。天 然气通过管道输送至位于祖拜尔和巴士拉的液化处理站经液化供出口。北部油区通过油管在黎巴嫩、叙利亚与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输出原油,南部 油田通过油管至沙特阿拉伯的红海岸延布油港输出原油。伊拉克有炼油与石油化工以及纺织、食品、烟草等工业。
由于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以及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实施全面制裁,其石 油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基础设施也基本陷于瘫疾。石油工业逐步走上正轨,石油产量及出口量稳步增长。2011年,伊拉克原油日产量 260万桶,日出口量217万桶,2012年伊拉克原油日产量约290万桶,日出口量260万桶。2013年伊拉克原油日产量约为300万桶,日出口量240万桶。
农牧业
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两河平原的灌溉农业 已有数千年历史。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黑麦、大麦、稻米、棉花、烟草、 温带水果与椰枣等。椰枣输出量居世界首位。畜牧业偏重在东北部地区, 养殖牛、羊、驴、马,西南部干旱高原上有游牧业。
伊拉克的可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7.6%,农业用地严重依赖地表水,主要集中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农业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粮食不能自给。全国有椰枣树3300余万株,平均年产椰枣约630万吨。
旅游业
伊拉克主要旅游点有乌尔城(公元前2060年)遗址、亚述帝国(公元前910年)遗迹和哈特尔城(俗名“taiyangcheng”)遗址,位于巴格达西南90公里处的巴比伦是世界著名的古城遗址,盛传的“空中花园”被 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此外,底格里斯河沿岸的塞琉西亚、尼姆路德等,均是伊拉克著名古城名胜。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原油、天然气、椰枣、化肥等,进口各种生产资料、粮食等生活必需品。2012年伊拉克出口额882.7亿美元,其中原油出口超过80%,进口额568.9亿美元。
伊拉克战争后,实行开放的外贸政策,对大部分进口商品免征关税。
文化
信仰
居民中95%以上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musilin占54.5%、逊尼派musilin占40.5%,逊尼派musilin统治什叶派musilin。其邻国伊朗则是什叶派musilin统治逊尼派musilin。支持北部的库尔德人也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多属逊尼派,只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
习俗
伊拉克人的餐桌上一般是看不见刀、叉、勺等餐具的,只有水杯、盘子等食具,他们习惯以右手抓饭入口。他们习惯食用熟透的菜肴,略有生口就不吃。伊拉克不像其他阿拉伯国家那样,在那里可以买到酒类饮料。伊拉克人不吃猪肉,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musilin不吃兔肉。伊拉克人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视左手为肮脏之手,认为用肮脏之手来传递东西或食物,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污辱。他们忌讳客人赴宴餐毕不及时洗手告辞,认为饭店拖延或迟迟不走为贪吃和不礼貌的表现。
在伊拉克,南部各地的妇女大都穿黑色大袍,在什叶派的圣地,女伊斯兰教徒不准穿戴西方服饰。到处可以看到musilin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传统。 许多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被规定为国家节日,其间国家机关全部停止工作。
在伊拉克,绿色代表伊斯兰教,黑色用于丧色。对三种色彩含有特殊意味,即客运行业用红色作代表,警车用灰色作代表,丧事用黑色作代表。绿色是阿拉伯人喜爱的颜色。国旗的橄榄绿,在商业上是禁止使用的。这个国家有个民族叫亚兹迪人,是拜火教徒,因此对孔雀顶礼膜拜,他们甚至不吃公鸡, 因为公鸡像孔雀。他们认为魔鬼不喜欢蓝色,蓝色不吉利,伊拉克人忌讳蓝色。禁忌以猪、熊猫、六角星做图案。“13”为禁忌数字。
节日
zhenzhu诞生日(伊斯兰教历1月1日,放假1天)、musilin新年(伊斯兰教历2月17日,放假1天)、建军节(公历1月6日,放假1天)、 国庆节(公历4月9日,萨达姆垮台日,放假1天)、五一劳动节(公历5 月1日,放假1天)、开斋节(放假3天,每年根据伊斯兰教历确定,如2013 年,7月10日始为斋月,8月9日至11日为开斋节;宰牲节(放假4天,根 据伊斯兰教历确定,一般开斋节后40天为宰牲节);还有什叶派的阿舒拉节,一般放假一周。
音乐
伊拉克地处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南部地区古苏美尔人的王家墓地中发掘出来的公元前2000年乌尔时代的竖琴,以及从公元前800年左右亚述遗迹中发现的泥板书上的楔形文乐谱,都说明伊拉克有着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伊拉克的古典音乐属阿拉伯古典音乐范畴,乐曲的结构也以木卡姆(调式)为基础。常用的木卡姆有:伊卜拉欣、马赫穆德、杜卡赫、拉斯特等。19 世纪中叶,伊拉克音乐家对本国的木卡姆即兴曲加以整理,组合成套,形成了流行伊拉克的木卡姆套曲。传统歌曲以即兴演唱为主,歌唱家还使用丰富的装饰音来自由地修饰旋律。伊拉克的主要乐器有弦乐器乌德、交扎、卡龙、拉巴布、桑图尔和坦布尔等;管乐器有纳伊、米兹玛尔、祖尔纳和米特巴季等;打击乐器有达夫和代尔布卡鼓等。民间器乐形式主要是合奏和为声乐伴奏。古典音乐的器乐形式需遵从固有的传统和演奏规则;独奏带有即兴性。
20世纪以来,随着伊拉克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音乐发生了较大变化。西方音乐在伊拉克的流传越来越广,许多人到欧美学习音乐,并运用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来创作本民族的音乐。同时,在伊拉克还成立了国家交响乐团。
饮食
伊拉克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讲究菜肴鲜嫩,香味浓郁,注重饭菜要质高量小。
2、一般口味喜浓烈,偏爱辣味。
3、主食以馕为主食,爱吃甜点心。
4、副食爱吃牛肉、羊肉、鱼、鸡、鸭等;也喜欢土豆、甜菜、卷心菜、黄瓜、西红柿、洋葱等蔬菜。
5、调料爱用糖、胡椒粉、葱、橄榄油等。
6、制法对煎、烤、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7、中餐喜爱中国的清真菜。
8、菜谱什锦拼盘、炸八块、手抓羊肉、香酥鸡、干烧牛肉丝、炒山芋、挂烤鸭子、番茄牛肉排等。
9、饮料爱吃雪糕,喜欢喝红茶,惯用精巧的小壶煮,然后加上糖。有些人也喜欢喝啤酒。
10、果品爱吃桃、西瓜、哈密瓜、橄榄和香蕉等;干果乐于品尝蜜枣、杏仁和葡萄干等。
伊拉克象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一样,主要的食物是大米,最广泛的食谱是炒饭。当然,也喜欢吃白面包。伊拉克家家户户都会腌一大罐橄榄,每顿饭之前都嚼上几个。
伊拉克人不太爱吃青菜,最常见的是黄瓜和西红柿,一般是切碎了加点橄榄油和柠檬汁生吃。有时候直接把青菜稍微烤一烤就可以吃了。习惯把枣汁和牛奶、羊奶混在一起食用,并视之为美味佳肴。许多传统菜肴非常接近叙利亚和黎巴嫩菜肴,如烤绵羊肉、烤羊肉串以及某些在炉膛中制的炸肉。伊拉克菜肴具有较浓烈的味道,使用很多辣椒、葱、蒜以及各种各样的辣根和香料。相当普遍吃用水果制的甜食、馅饼等面食,以及酸奶、酸乳渣和奶酪。伊拉克人不吃凝汁菜肴,很少饮用醇饮料。较普遍饮用的是含很多泡沫的酸奶“些明”和各种的果汁类饮料,如扁桃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