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布隆迪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布琼布拉城市省 Bujumbura Mairie
布琼布拉乡村省 Bujumbura Rural
布鲁里省 Bururi
坎库佐省 Cankuzo
锡比托凯省 Cibitoke
基特加省 Gitega
卡鲁济省 Karuzi
卡扬扎省 Kayanza
基龙多省 Kirundo
马坎巴省 Makamba
穆拉姆维亚省 Muramvya
穆因加省 Muyinga
穆瓦洛省 Mwaro
恩戈齐省 Ngozi
鲁塔纳省 Rutana
鲁伊吉省 Ruyigi
首都
【政治首都】基特加市(GITEGA)。布隆迪中部城市,海拔1500米。基特加市为布隆迪第二大城市,位于布隆迪地理位置的中心,历史曾为布隆迪的政治首都,1962年布隆迪独立后将首都迁至布琼布拉。2018年12月,布隆迪政府通过议案,将政治首都定为基特加。
【经济首都】布琼布拉市(BUJUMBURA)。位于坦噶尼喀湖畔,原为布隆迪政治首都,目前仍是布隆迪政治、经济、文化和工业中心。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2-26℃左右。
【主要城市】其他主要城市还有恩戈齐、穆拉姆维亚、布鲁里等。
(1)恩戈齐市(NGOZI)。布隆迪北部城镇,恩戈齐省首府。南距基特加58公里,有公路相通。地方性农产品贸易市场,周围是全国重要咖啡产区。
(2)穆拉姆维亚市(MURAMVYA)。布隆迪西北部城镇,穆拉姆维亚省首府。地方性农产品贸易市场,附近产茶叶、咖啡,有金鸡纳树种植园。全国公路枢纽,通往布琼布拉、基特加和邻国卢旺达。
(3)布鲁里市(BURURI)。布隆迪西南部城镇,布鲁里省首府。东北距基特加66公里,有公路相通。
国家象征
国名
布隆迪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Burundi;法语: La République du Burundi)简称布隆迪。
国旗
布隆迪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5:3。两道交叉的白色宽条将旗面分成四个三角形,上下两个相等,为红色;左右两个相等,为绿色。旗面中央是白色圆地,内有三颗带绿边的红色六角星,呈品字形排列。红色象征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牺牲者的鲜血,绿色象征所期望的进步事业,白色代表和平存在于人类中间。三颗星象征“团结、劳动、进步”,同时也代表布隆迪三个部族——胡图族、图西族、特瓦族,三族彼此和平相处共建家园。
国徽
布隆迪国徽中央的红色盾徽象征人民为争取独立而经受的苦难,他们要让历史启迪未来——自由独立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盾徽上的金色狮头是国家主权的标志,盾徽后面3支交叉的长矛代表三大黑人部族,底部的白色饰带上书写着布隆迪人民以手、以心、以生命立下的誓言:“团结、工作、进步”。他们希望自己深爱的祖国在统一的光环照耀下,永远处于和平、欢乐和繁荣之中。
国歌
《亲爱的布隆迪》。
格言
团结,劳动,进步(法语:Unité,Travail,Progrès)
人口民族
【人口】1260万(2022年)。由胡图(84%)、图西(15%)和特瓦(1%)三个民族组成。官方语言为基隆迪语和法语,国语为基隆迪语,部分居民讲斯瓦希里语。居民中61%信奉天主教,24%信奉基督教新教,3.2%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其他宗教或不信教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最新统计数据,布隆迪共有1118万人,由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组成,分别占总人口的84%、15%和1%。布隆迪人口密度较高,仅次于毛里求斯和卢旺达,居非洲第三位;人口自然增长率3.1%,平均每名女性生育5.5个孩子,婴儿死亡率5.7%,人均预期寿命59岁;14岁以下人口占45%,15-64岁人口占52%,65岁及以上人口占3%;城镇人口约占12%,农村人口约占88%。政治首都基特加人口约71.5万人,经济首都布琼布拉市人口约103万人。
布隆迪人口由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组成,分别占总人口的84%、15%和1%。布隆迪执政党CNDD-FDD以胡图人为基础,政府机关中胡图人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但是按照《阿鲁沙协议》安排,在政府、军队、议会等机构中都有图西族代表。特佤族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中拥有固定3席职位。
政治体制
政体
布隆迪国家政体为民主总统制。2001年11月1日,布过渡政府成立,布约亚出任过渡期前18个月总统,原民阵zongshuji、胡图人恩达伊泽耶出任副总统。2003年4月30日,根据阿鲁沙协议顺利实行政权交接,恩达伊泽耶接任总统,图西人卡德盖出任副总统,布过渡期平稳进入第二阶段。11月,布政府和最大的反政府武装保卫民主力量(FDD)签署一揽子和平协议,FDD加入过渡政府,布和平进程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6月至8月,布顺利举行地方、立法和总统选举。FDD在地方、国民议会和参议院选举中分别赢得63%、55%和88%的席位,成为执政党,其领导人恩库伦齐扎当选总统,8月26日就职,随后组成新政府。2006年9月7日,布政府与最后一支反政府武装全国解放阵线(FNL)签署全面停火协议。但有关落实协议的谈判多次陷入僵局。2008年4月,双方发生较大规模交火。5月,在国际社会的积极斡旋下,双方再次签署停火协议。12月,推动布和平进程地区国家首脑会议在布举行,布政府与FNL就FNL转为合法政党及其在布政权体系内职位分配等问题达成一致,签署了新的和平协议。2009年4月,全国解放阵线正式宣布放弃军事斗争,3500名士兵被纳入布军队和警察系统。2010年6月28日,布举行总统选举,因反对党指责政府和执政党在此前举行的地方选举中舞弊而拒绝参选,恩库伦齐扎作为唯一候选人以91.62%得票率蝉联。
2015年4月,因恩库伦齐扎寻求第三个任期遭反对党反对,布隆迪局势动荡。潘基文派遣赛义德·吉尼特前往布隆迪与恩库伦齐扎以及各政danglingdao人等进行磋商,鼓励各方开展政治对话,达成全面协议。
5月31日,东非共同体成员国领导人在达累斯萨拉姆举行布隆迪问题峰会,峰会建议布隆迪将选举至少推迟一个半月,以营造一个有利的选举环境。6月10日,恩库伦齐扎签署法令,宣布布隆迪将于6月29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7月15日举行总统选举,参议院选举将于7月24日举行。
宪法
2005年3月18日,布颁布实施《后过渡时期宪法》,这是独立以来的第六部宪法。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总统是guojiayuanshou、政府首脑和军队统帅,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两位副总统由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政党的人士担任,由总统任命。胡图和图西两族在政府和国民议会中所占比例分别不超过60%和40%,在参议院中各占50%。政府成员由总统征询副总统意见后任命,由不同政党代表组成,对总统负责。国防和安全力量服从于国家文职权力机关,由专业人员组成,不参加任何党派,任何一族在国防力量中比例不得超过50%。
议会
【议会】两院制,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本届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于2020年8月成立。国民议会共有123席,议长热拉泽·达尼埃尔·恩达比拉贝(GelaseDanielNDABILABE),第一副议长恩塔鲁蒂马纳(女,SabineNTAKARUTIMANA),第二副议长加沙特西(AbelGASHATSI)。参议员共有39席,参议长埃玛纽尔·辛佐哈盖拉(EmmanuelSINZOHAGERA),第一副参议长斯佩·卡里塔斯·恩杰巴里卡努耶(女,SprèsCaritasNJEBARIKANUYE),第二副参议长希里亚克·恩施米里马纳(CyriaqueNSHIMIRIMANA)
政府
【政府】本届政府成立于2020年6月、2022年9月改组,由总统、副总统、总理、15名部长组成,名单如下:总统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EvaristeNDAYISHIMIYE);副总统普罗斯珀·巴宗班扎(ProsperBAZOMBANZA),总理热尔韦·恩迪拉科布卡(GervaisNDIRAKOBUCA);内政、市镇发展与公共安全部长马丁·尼泰雷采(MartinNITERETSE);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长阿兰·特里贝尔·穆塔巴齐(AlainTribertMUTABAZI);司法部长多米内·班扬金博纳(DomineBANYANKIMBONA);外交与发展合作部长阿尔贝·欣吉罗(AlbertSHINGIRO);财政、预算和经济规划部长奥达斯·尼永齐马(AudaceNIYONZIMA);国民教育与科研部长弗朗索瓦·哈维亚里马纳(FrançoisHAVYARIMANA);公共卫生与艾滋病防治部长西尔薇·恩泽伊马纳(SylvieNZEYIMANA);环境、农业与牧业部长圣·尼拉吉拉(SanctusNIRAGIRA);基础设施、装备与社会住房部长(迪厄多内·杜昆达内DieudonnéDUKUNDANE);公职、劳动和就业部长德奥·鲁森瓜米希戈(DéoRUSENGWAMIHIGO);水利、能源和矿业部长亚伯拉罕·乌维泽耶(AbrahamUWIZEYE);商业、交通、工业和旅游部长卡比托丽娜·尼永兹吉耶(女,CapitolineNIYONZIGIYE);东共体事务、青年、体育和wenhuabu长埃策希尔·尼比吉拉(EzéchielNIBIGIRA);国家团结、社会事务、人权与性别平等部长伊梅尔德·萨布希米克(女,ImeldeSABUSHIMIKE);通信、信息技术与媒体部长玛丽·尚达尔·尼金贝雷(女,MarieChantalNIJIMBERE)
政党
根据《宪法》和2011年9月颁布的《新政党法》,实施多党制,政党依法在内政部注册登记。截至2011年12月,共有43个合法政党。
(1)保卫民主全国委员会-保卫民主力量(Comité National pour la Défense de la Démocratie-Forces pour la Défense de la Démocratie,CNDD-FDD),执政党,以胡图族为主体。曾为布最大反政府武装力量,2003年11月与布过渡政府达成停火协议,于2004年9月正式转为合法政党,并在2005年各级选举中获胜,成为执政党。2007年2月,FDD召开特别dangdaihui,会议决定党内最高权力机构为贤人委员会,并选举恩库伦齐扎总统为该委员会zhuxi,前zongshuji马纳塞·恩佐博尼姆帕(Manassé NZOBONIMPA)担任委员会书记;会议还选举热雷米·恩让达库马纳(Jérémie NGENDAKUMANA)为党的新任zhuxi。2011年初,贤人委员会书记马纳塞因公开批评党内腐败现象被终止党员资格,布隆迪第二副总统鲁菲基里接替马出任贤人委员会书记。2012年3月,保卫民主力量举行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帕斯卡尔·尼亚邦达(Pascal NYABENDA)为zhuxi、维克多·布里库基耶(Victor BURIKUKIYE)为第一副zhuxi、约瑟夫·恩卡塔卢蒂马纳为第二副zhuxi。
(2)争取民族进步统一党(Le Parti de l'Unité pour le Progrès National-UPRONA):简称乌党,1959年1月成立,是图西族最大政党。布独立以后长期执政。1993年6月多党选举失败后,失去执政党地位。1996年布约亚重新执政后,党内出现分裂,激进派反对布约亚的民族和解政策,拒绝和谈。2006年1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阿洛伊·鲁布卡(Aloys RUBUKA)和安东瓦·西沙哈约(Antoine CISHAHAYO)分别当选党zhuxi和副zhuxi。2009年8月举行全国特别代表大会,尼约扬卡纳(Bonaventure NIYOYANKANA)当选zhuxi。2010年8月国民议会选举中,乌党获17席,成为第二大党。
(3)布隆迪民主阵线(Front pour la démocratie au Burundi-FRODEBU):简称民阵,1986年成立,是胡图族最大政党。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尊重、捍卫、促进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真正的主权国家。2001年11月1日过渡政府成立后,民阵前zongshuji恩达伊泽耶出任副总统,民阵zhuxi米纳尼任国民议会议长。2005年立法选举失败后,米纳尼被罢免zhuxi职务,原zongshuji莱昂斯·恩冈达库马纳(Léonce NGENDAKUMANA)当选zhuxi,厄弗拉希·比基尔马纳(Euphrasie BIGIRMANA)当选zongshuji。2006年3月,宣布退出政府,成为反对党。
(4)保卫民主全国委员会(Conceil National pour la Défense de la Démocratie -CNDD),于1994年10月从民主阵线中分裂出来,原主张武装斗争、国际军事干预和改组布军队。1998年6月,尼昂戈马参加阿鲁沙和谈,后签署了阿鲁沙和平协议并加入过渡政府。党zhuxi莱奥纳尔·尼昂戈马(Léonard Nyangoma),现流亡国外。
其他政党还有:公民权利运动(MRC)、盾党(MSP INKINZO)、胡图人民解放党(PALIPEHUTU)、人民和解党(PRP)、人民党(PP)、争取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集合运动(RADDES)、布隆迪人minlian盟(RPB)、争取权利和发展全国联盟(ANADDES)、自由党(PL)、社会民主党(PSD)、劳动者独立党(PIT)、布非拯救联盟(ABASA)、民族复兴党(PARENA)、远见者同盟(INTWARI)、布隆迪争取民主与和解党(PDR)、布隆迪争取发展自由联盟(ALIDE)、布隆迪争取民主和发展新同盟(NADEBU)、布隆迪争取和平与发展联盟(UPD)等。
政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