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傻孩子,那是奶的亲孙女。你也别逞能,该到前头来就过来,别遭罪。”董老太低头抹眼泪。 董三郎应了一声,临走前揉揉董四郎的头,让他要听爹娘和奶奶的话,这才回头往后面跑。 “奶,后面好像闹起来了。” 董小六耳朵灵敏,靠在董老太身边低声道。 “出了人命,不闹一下不得憋死。有机会咱们就帮衬一下,但也不必管的太多。” 董老太心里有所顾忌,自不会把事情揽到自家头上。 二房和吴家如何,就看他们自己咋处事了,董老太没心情去管。 又要启程,拾掇好东西后,董老太对几个儿子、儿媳说道:“留出一袋糙米和两件棉衣,等吴家人撑不住了求上门再给。” “娘,真给啊?”李氏不情愿的问道。 “到底姻亲一场,日后若是遇到你们娘家人,也一样的帮衬一把,多了没有。” 董老太不想说那么多,便把孙女抱上马车。 晌午饭没怎么吃,她这把岁数也累的不想动弹了。 李氏妯娌几个都闭了嘴,虽然不确定能遇上娘家人,可若是娘家人遭殃了,她们也不忍心一点不管。 刚刚经历了难民抢劫,村长和张铁头少不得要跟自己人交代一番,二房就是最好的例子。 马车走的很快,都想着把之前耽搁的时辰赶回来。 这一走,终于在赶了五天的路之后,一行人有驿站可以落脚。 若没有官差的担保,他们根本就进不去,使银子都不行。 难民太多,驿站里的官差也没几个,怕有闹事的。 “可等到你们了,快去喝几口热酒暖暖身子,咱们明儿起早赶路,得把耽误的路程赶回来。” 一行人刚进了大堂,便听到震耳的声音,迎着与靠山村同行的官差。 “头儿,我们能赶上来,多亏了这些乡亲给的药和粮食,还借了马车给咱们用……” 这些日子结伴而行,官差对靠山村的人印象不错,也乐的说几句好话。 主要后头的路怕是更难走,最好还是结伴而行。 董小六还想听些消息,但董大河已经拿到房间钥匙,他们一家子也要去歇脚了。 舍不得娃子们遭罪的董老太开了五个房间,男女分开住,董老太和儿媳们分别领着几个娃子,白术和蒋炤一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