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4章 外东北战役(2)-《亮剑:抗日之铁血远征》


    第(2/3)页

    这次楚雄集结5个步兵纵队和一个装甲纵队,以及300余架飞机与鬼子远东派遣军打一场大决战,一战定远东!

    确定好作战方案后,楚雄将作战方案报联合指挥部审批;

    总指挥会同联合指挥部的几个大佬,共同协商后同意了楚雄的方案,并且提出了补充意见。

    当天下午,钟国梁就拿到了联合指挥部的回电,随即向楚雄报告道:

    “老楚,联合指挥部来电了,他们同意了我们的作战方案,为了稳妥起见,他们建议将参加过新京战役的8个守备旅,组成一个后方兵团,由陈庶康指挥;

    乘坐货车,秘密运送到伯力,作为总预备队使用。”

    一下多了10万大军,楚雄自然不会反对,没有一个指挥员会嫌部队多,既然总指挥有顾虑,那就多投入10万人,多加一层保险。

    确定了最终的作战方案后,前敌指挥部就将战役的指令发给了各纵队,远东大决战正式拉开帷幕。

    哈巴罗夫边疆区和阿穆尔边疆区是外东东北最大的两个行政区,是远东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拥有数个大城市,是鬼子远东派遣军防守的重点。

    哈巴罗夫边疆区位于外东北的中央,总面积78.86万平方公里,原来大部分属于华夏,在瑷珲条约中割让给黑熊;

    阿穆尔边疆区位于哈巴罗夫的西面,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原来也属于华夏,中心城市就是著名的海兰泡。

    在确定了大决战的方案后,中央纵队以每天15至20公里的速度,向哈巴罗夫纵深推进;

    左翼兵团向阿穆尔边疆区挺进,鬼子一路溃败,将左翼兵团往西线引;

    同样,右翼兵团兵分两路,向滨海边疆区挺进,兵锋直指海参威,这是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是楚雄非常看重的。

    十几日后,杜基城,第七师团阻击阵地

    密集的枪炮声隔着十几里都能听到,当中央兵团突击到哈巴罗夫中心区域的杜基城时,果然遇到了鬼子的顽强阻击;

    杜基城是个小城,位于西北利亚铁路的在哈巴罗夫的中心位置,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华夏要光复杜基城以北的故土,杜基城就必须要拿下。

    远东地区地广人稀,几十万大军作战,补给离不开铁路,杜基城正好卡在中心位置,将哈巴罗夫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第七师团在杜基城修筑了大量的工事,背靠外兴安岭余脉,易守难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