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袁绍产生了强大的兵种克制。 频繁对袁绍大军的粮草供给路线进行骚扰,且在野外进行遭遇战之时,骑兵也能够尽展所长。 袁军在这方面算是吃尽了苦头。 …… 此刻位于乐成县的西城楼上。 袁绍双手撑在城墙垛口,眼中满含怒火的看着城外那狼藉一片的荒土。 一想到这段时间以来,自己深陷于和公孙瓒之间的没头脑战役,被迫损兵折将,袁绍就感觉怄气万分。 那公孙越也不是他想杀的啊! 谁知道那小子怎么走了霉运,作为五千骑兵的统帅,莫名其妙都能中流矢而亡,这背字算是走到家了。 可问题这小子死就死了。 你别坑我啊! 咱只是想趁着公孙瓒在前面殴打韩馥的时候,躲在后面浑水摸鱼,顺便摘个桃子,没想过拼死拼活。 结果现在好了。 愣是被拖入了战争的泥潭中,就算想要抽身,都无能为力。 毕竟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只是憋着一口气,这口气撒出去了,那可能冷静下来就不想打了。 可随着战争持续进行。 一连打了十几日。 气没撒出去,火反倒打上来了,如今双方都打出了真火。 无论是谁轻易放手,都只会觉得白白牺牲了那些已经战死的士兵,不让敌人狠狠出一次血,挖掉对面一大块肉,那又岂能甘心?! 一想到这儿。 袁绍便气从心头涌起。 “铿”的一声拔出腰间佩剑。 “竖子,当真竖子!” 对着虚空接连挥舞了几下,似乎将眼前的空气当做了公孙瓒,在其身上接连发泄着怒火,想将其砍成十七八段。 …… 在城楼上挥舞了一阵后。 袁绍陡然间听到身后有上楼梯的脚步声,当即深呼吸了一口气,而后将佩剑重新插了回去。 佯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淡定模样。 来者乃是其麾下大将颜良。 “府君,我军的伤亡人数已经统合出来了,请您过目!” 颜良恭敬的向袁绍躬身一礼。 并双手将一份书简奉上。 听闻是伤亡数字统计,袁绍眼皮顿时跳了跳,有种并不想打开这份书简的厌弃感。 毕竟打公孙瓒不是打黄巾军,那是实打实的高水平较量,况且自己这边还处于劣势下风。 不用看战报。 他猜都能猜到,损失颇重。 但作为全军最高统帅。 袁绍自然不能如此任性。 因此在眸光闪烁之后,袁绍还是点了点头,接着拿过了书简。 然而就在几秒钟过后。 “啪”的一声。 袁绍便将竹简猛然合上,而后往地上重重的一摔,先前勉强维持住的仪态,这下是彻底崩不住了。 “伤亡多达数千人,粮草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好一个公孙伯圭,我袁绍誓要与你不死不休!” 尽管袁绍麾下有将近四万大军。 但伤兵和战死合计有数千人,也依旧让他感到万分肉疼。 这毕竟是一场精锐对精锐的战争,双方投入的都是直系部队,而非杂兵炮灰,哪怕损失一个都有些心疼。 更让袁绍感到头疼的。 是从渤海郡往乐成县的几条运粮通道,频繁被公孙瓒麾下的骑兵截击,哪怕他再家大业大,也经不住这样烧啊。 粮食又不是凭空变出来的。 …… 在得了如此恶劣的消息后。 袁绍心中其实已经琢磨了起来。 如果再继续拖下去的话,那只会导致双方全部损耗一空。 他眼下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干脆和公孙瓒拼死一搏,双方打一场决战,输了直接退出,赢了就让公孙瓒滚蛋。 要么就选择暂且退让。 冀州之事容后图谋。 正当袁绍犹豫不决之际,位于西城外的旷野之上,突然可见烟尘滚滚,有几名身着袁军军装的骑兵,正一路向城池疾驰而来。 袁绍远远的眺望了一下。 稍作辨认之后。 便出言对身后说道。 “文善,这应该是我派去信都县的人回来了,你派人下去接一下,把人带到我面前来!” 颜良闻言,当即向城楼下而去。 过不多时。 便将几名骑兵带了上来。 “我等参见府君!” 未等这些人把礼数行全。 袁绍便已迫不及待的询问道:“情况如何,麹子德那边做如何回复?” 几名骑兵当中为首的一人,赶忙向袁绍禀报道:“回禀府君,麹义将军答应了咱们两家合兵之事。” “他愿意在接下来,我军与公孙军的交战中,配合我军从背后突袭公孙军,打公孙瓒一个措手不及。” “只是他希望您在执掌冀州之后,能够给予他高官厚禄,统兵之权!” …… 士兵传达的非常直白。 而袁绍不仅不怒,反倒面有喜色。 先前因为惨烈的战况,而导致有些阴沉的面色,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不少。 诚如言语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 袁绍在发觉自己和公孙瓒的战争中,处于劣势之后,便于前几日派人前往安平国的信都县。 联络上了已经独立出去的麹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