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幽州骑兵畏惧,也是畏惧曹昂曹子脩,不会畏惧他袁本初。 一旦曹昂真的率兵离开南宫县,那袁绍就坐蜡了,将会继续陷入如之前一般,被公孙瓒压着打的大逆风局面。 所以曹昂现在不能走! 哪怕要走,也得等到自己这方彻底压过了公孙瓒,能够在后续的交战中保持优势时才行。 因此面对曹昂坚决的态度。 袁绍在大声表态之后。 又赶忙苦心劝说了起来。 …… “子脩,此事万万做不得啊!” “叔父知道你心中有怨气,但此事的确非我之过,完全是公孙瓒洞察了我的目的,所以特派大军包抄围堵。” “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然而曹昂面上依旧如古井一般,纹丝不动,不做任何改变。 这让袁绍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但现在还不是气馁的时候。 故而在稍稍提振一番后,袁绍便接着循循劝导了起来。 “子脩,因一时怨憎而盲目举措,此非智者所为,你这么做,只会让公孙瓒得利,你我二人平白受损啊!” “此前所经历的诸多谈判,再加上今日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仗,如果你说走就走,那不前功尽弃了吗?” 面对袁绍的苦口婆心。 曹昂油盐不进。 反倒“嘿”的笑了一声后。 语调悠然的说道:“不瞒叔父,其实这偌大的冀州,究竟鹿死谁手,又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即便让公孙瓒得了去,想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难不成他还敢纵兵,将已经被我掌控在手中的魏郡抢去?” “给他就是了!” …… 袁绍人麻了。 他现在只觉得头痛欲裂。 无比后悔先前听信了逢纪的建议,做出了那个错误的决策。 甚至袁绍现在都有种,想要策马冲回去,给逢纪一顿暴揍的冲动。 就特么你话多! 不过在静心沉思一阵后,袁绍还是找到了突破口。 曹昂的言语中有切入点! 腹中整理了一下措辞,袁绍故意摆出一副夸张的表情,大声恐吓道。 “敢啊,他怎么不敢?!” “公孙伯圭是什么样的人,子脩你难道是第一次知道吗?” “他现在是败给了你,让他去夺魏郡,肯定是不敢的。可要是被他给拿下了整个冀州,那么想着今日这场大败,其势必清算旧账。” “数千精锐骑兵啊,还有大量战马被你缴获,这绝对是公孙伯圭一辈子里最大的耻辱,这仇他能忘吗?” “子脩,审慎思之啊!” 曹昂的面上头一次有所松动。 …… 不得不说,在经历了这几年的历练之后,曹昂的演技是越来越高了。 即便他本来就想着和袁绍和解,但是经过这么一番演绎之后,愣是把袁本初给唬着了。 真以为他准备一气之下走人。 而现在这副有所松动的模样,更是演的无比真实,令袁绍大感欣慰。 只觉得自己的努力不是白费的,对于说服曹昂,也越发有了几分信心。 本着趁热打铁的原则。 袁绍继续追述道:“子脩,咱们继续如以往那般精诚合作,我也保证,日后再也不会有像今天这样事情发生!” “你我联手,同心共进之下,必定能将公孙瓒赶出冀州,甚至反过来拿下他所占据的幽州各郡。” “只要此事能成,当初我所承诺的清河国归属,绝不会有半点反悔!” 曹昂抬起头来看了袁绍一眼。 手指在桌案上轻轻的敲打着,发出一阵颇有韵律的“笃笃”声。 仿佛就在袁绍的心头上敲打。 足有半晌过后。 曹昂才吐露出了,令袁绍心里为之一松的话语。 …… “好吧,我便再信叔父一次!” “只是往后,倘若再有如今日这般的事情发生,让我立时变会率兵离开,绝不做丝毫停留!” 袁绍作连连点头状。 只是还没等他来得及说些什么。 曹昂这边又状若随意的提起了一件事儿。 “对了,叔父,您先前暂借给我的数百把弓弩,恐怕一时半会儿没法还给您了,还需要再长借一阵。” “毕竟眼下公孙瓒的威胁还未消除,他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兴兵前来攻我,唯有保留对其还尚存威胁的弓弩,方能确保万事无虞。” 袁绍:“……” 什么长借,分明就是不打算还了! 这小子! 果然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个曹子脩。 雁过拔毛啊! 拔的还是最珍贵的那根毛。 袁绍有些肉疼,毕竟数百把弓弩,这绝对是一笔丰厚的资产。 一般的中小型势力,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存货,能有个强弩数百张的,都足可称得上是武德充沛了。 就这些,还都是凭借他底蕴深厚,一点一点积攒出来的。 被曹昂拿走的话。 那即便袁绍自己,也没多少剩了。 …… 可即便如此又能怎样。 他有拒绝的余地吗? 前面各种好话都说尽了,低姿态也摆了个遍,如果在最后一道关卡上退缩,那可真就是功夫全白费了。 况且数百张强弩虽然贵重。 但是与夺得冀州相比,那可就远远不能相提并论了。 思及此处。 袁绍在心里默念了几句“为了冀州”,然后便咬着牙,点头强笑道。 “子脩这就见外了,你我叔侄之间,何来什么借与不借。” “我说的,那数百张强弩,如今尽数赠予你,不必再归还了!” 曹昂当即哈哈一笑。 对袁绍拱了拱手。 “那小侄就多谢叔父厚赐了!” 宾主尽欢。 至此。 袁绍背刺盟友这件事,才算翻篇。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