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清晨。 甄姜可谓是盛装出行。 作为富甲一方的甄家的大小姐,诸多华丽的衣服,名贵的首饰,甄姜自然是丝毫不缺。 只不过见家长这事也是有讲究的。 要衣着得体,仪态大方。 但是又不能太过于奢华显贵,否则即便双方都是大户人家,也难免会因此而产生“此女好奢靡华服”的想法,从而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因此甄姜可谓精挑细选了一番。 只不过她终究是有些多虑了。 曹操压根就没在意这些。 这毕竟不是考试,曹操不是考官,甄姜也不是考生,不需要谨小慎微的掐准每一个得分点。 在儿子曹昂中意这个女子的前提之下,曹操无非就是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考察,大略走了一个过场。 确定了甄姜的相貌和涵养,以及言行举止,谈吐气质等各方面,都表现的比较优秀之后,这一关就算是过了。 至于人品和内在之类的。 这个交由丁夫人去细致了解,倒也不用他这个当父亲的操什么心了。 而在甄姜拜见曹操之后的第三天。 她的兄长甄俨,也在收到消息后,从曲梁县出发,一路疾驰,终归是赶在最短时间内抵达了邺城。 …… 对于甄家而言。 族中的女子能够嫁给曹昂为妻。 属实是抱上了金大腿。 况且曹昂看上的,还是甄俨的妹妹,也就是甄家大宗嫡系的长女。 这意味着原本就联系颇为紧密的两家,通过这一条桥梁纽带,将会越发牢牢的捆绑在一起。 甄家可以放心大胆的,在曹家治下的地盘上,进行着各种商业操作。 同时也不必担心日后没了作用的话,会被曹家当作养肥了的鸡给宰掉。 属于是从单纯的附庸,变成了具有合作性质的“自己人”。 这如何不算意义深远呢? 因此对于曹操的召见,甄家兄弟俩都无比重视,大哥甄俨更是在曹昂的引领下,毕恭毕敬的拜见了曹操。 虽然不知道在太守府的书房中。 几人商谈了些什么。 但最起码留心观察的人便知道,这位曲梁令是弓着腰背进去的,挺直腰杆出来,脸上还是笑意盎然。 显然和曹家之主曹操聊的不错。 …… 初平二年六月初。 位于邺城以东的旷野上。 三军整肃,旌旗猎猎。 在中军位置,一杆规格最高,最大的“曹”字旗,正在迎风飘扬。 各级将校连带着寻常士兵,此刻都一言不发,面容严整,静静等待着上面下达命令,便即刻调军开拨。 此刻在城门之外,三军之前。 曹操和曹昂父子二人,正在对留守于此地的曹仁,做最后的叮嘱。 “子孝,此番我与子脩南下,另有其他重要的谋划,需要调动大量的兵马,因此城中只能给你留下千余人。” “不过当初张辽将军俘获的,那些黑山贼青壮,就全部留给你了,你加以时日养化一番,应该也能从中选出不少人来统合成军。” 既然要把手伸向豫州。 那兵力少了肯定不行。 况且如今魏郡已经被打造成了铁桶,郡中上下对曹家莫不服帖,因此给曹仁留下千余人,是绰绰有余的。 对于曹操的这番言语。 曹仁自然不会有所反驳。 只是在犹豫片刻后。 向曹操父子问出了,之前曹纯也曾经问过的那个问题。 “敢问府君,属下是要一直待在这,负责打理魏郡的事务吗?” …… 曹操并未作出回答。 只是转头看向一旁的曹昂。 曹仁目前毕竟是属于曹昂的将领,曹操虽然是曹昂的父亲,也是曹家势力的领导者,但也不能越俎代庖,替曹昂作出相应的决定。 而在听到曹仁的询问后。 曹昂和善的笑了笑。 接着信手指了指东边的方向。 “眼下正是用人之时,咱们曹家日后的谋划,也离不开你这样的大将,所以让你留在邺城,只不过是暂时的。” “等到处理完了十余万青壮,或者我这边有所需要时,自会修书一封,调你南下,彼时你可和子和一道回返。” 得到了曹昂肯定的回答。 曹仁心中大松了一口气。 和曹纯的想法一样,虽然作为一郡太守,实际权力相当之高,但曹仁还是希望以战场大将,或主帅的身份,在曹昂身边听用。 “属下明白了,定会在最短时间内将青壮妥善安置,必不负将军重托!” 曹昂微微颔首。 而后扬了扬下巴,对站在曹仁身后的审配等人示意了一下。 “平日里的诸多事务,交由正南他们来处理即可,你这位太守,还是尽量起到坐镇一方,掌控大局的作用!” …… 交代完了这些事情后。 曹昂又对他特意留下来的毛玠和许靖等人,也做了一番吩咐,而后才带领着一众人马,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邺城。 此番随行的除了张辽、乐进,典韦和荀攸之外,还包括了甄家姐妹,以及甄姜的弟弟甄尧。 毕竟要筹备婚事的话。 女方这边不出个拿主意的人,那多少还是有些不像话。 况且甄尧同行。 也能就近扩散一下甄家商队、商行在兖州境内的布局。 算是公事私事两不误了。 走了一天一夜的时间。 离开了邺县的地界后。 曹昂回望着魏郡郡府的方向。 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些许笑容。 来此数月时间,当初设定好的目标基本全部达成,甚至隐有超出。 袁绍和公孙瓒陷入互掐的僵局,而曹家则顺势收纳两块地盘。 如今也算满载而归了。 待下一次,他再北上冀州时,要做的就是将整个冀州全部收入囊中,将盘踞北方的双雄尽数逐出地界了。 ……………… 从邺城到濮阳。 两地之间直线距离都有二百多里。 而曹操和曹昂父子二人合兵一处,人数总计在四万以上。 如此庞大的军队行进,在没必要加急行军的情况下,足要花费七八天的时间,方能穿越这段漫长的路程。 时钟一拨。 便已是六月中旬。 在越过了黄河之后。 眨眼便已至濮阳县城北。 而今日在北城门外。 一群人正浩浩荡荡的迎接着队伍的到来,站在队首的,除了被曹昂委任全盘处理东郡事务的荀彧之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