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江山如画-《畅游武侠诸天》
            
            
            
                
    第(2/3)页
    反对的人甚至拉出来杨广的例子,说赵明渊这就是同杨广一样好大喜功,以百姓之血来扩大他的威名。
    那些荒芜之地,即便打下来又有什么用?
    不过是在空耗钱粮罢了!
    若以现代人的思想来看待这样的言论,自然让人感觉无比荒谬。
    可事实上,在封建年代,这却是当时的主流思想。
    华夏百姓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将周边民族都称之为四夷。
    只要他们在名义上归附即可,真正的讨伐征战,不过是空耗国库,即便打下了新的国土,也依旧收获寥寥,入不敷出。
    赵明渊对此并不意外,他明白,要改变这样的思想,任重而道远。
    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民间逐渐恢复了过来。
    永兴三年,赵明渊派兵攻打高丽。
    没了大宗师傅采林,高丽人仿佛也丧失了勇气,即便有泉盖苏文作为大帅,也无法给足他们底气。
    大明水陆并进,南北夹击,很快便击溃了高丽大军,平定了半岛。
    打下高丽半岛之后,自然就该解决草原上的事了。
    有了火器,草原民族自然再也无力抵挡大明铁军,唯有暂避锋芒,深入大漠,躲避大明军队。意图以空间来换时间,将大明大军的后勤拖垮。
    这也是草原民族面对中原王朝的常见伎俩,屡试不爽。
    只不过,这次他们却猜错了。
    此次大明军队乃是有备而来。
    虽然突厥各大部落已经远遁而去,可是草原上同样还有许多零散部落。
    他们大多被强横的突厥欺压,有不少还心慕富庶的汉人。
    于是,大明便将那些水草丰美的牧场分给了他们。
    明军撤回之后,突厥人回返。
    见到那些最肥沃的牧场落入他人之手,他们自然不会甘心。
    于是,草原上烽烟再起。
    那些小部落本就不是突厥人的对手,被打得七零八落,只得向大明求救。
    大明自然对此早有预料,大军数日便至,一战而歼灭突厥主力,追杀数百里,缴获牛羊数十万计。
    这一战打得突厥人看见大明旗帜便跑,大漠之南再无胡人王庭。
    见突厥人被赶走,那些小部落本来还很高兴,以为这些优质牧场以后都成他们的了。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之前那些温和有礼的汉人却忽然变了脸色。
    对他们说道: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大明的领土,若想在这里放牧,唯有成为大明人。
    愿意接受汉化并入大明的民族自然可以在这里放牧,至于冥顽不灵之人,自然和突厥人一个下场。
    草原之上胜者为王,能够并入大明,在这肥沃的牧场上安心放牧,许多草原部落还是愿意的。
    可也有不少草原人认为,大明和之前的汉人王朝一样,只会兴盛一时。
    于是,他们便追随着突厥人的脚步向西离去,准备等数十年后大明衰亡之时,再度归来。
    只不过,数年之后,已经西迁到万里之外的他们,却是看到一辆辆钢铁铸成的大车,车上插着那熟悉的大明旗帜。
    面对这样的钢铁战车,他们自然不敢力敌。
    可已经西迁万里,竟然还被汉人追上了。那也意味着,大明的疆土也已经扩张到了这里。
    他们还能往哪里逃呢?
    再向西迁徙万里之遥吗?
    要是几年后,这些可怕的战车再来到自己家门口呢?
    其实,他们眼中这些可怕的战车,只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拖拉机罢了。
    事实上,它们也是农业用具,战时可为战车,农忙之时也可用来耕地。
    因此,它们被称为耕地机。
    其寓意便是,以此为犁,耕出大明的疆土。
    陆地上大明尚且能拓土万里,海上更不用说了。
    自从鲁妙子在赵明渊的指导下研制出了蒸汽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