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此生许他-《血色汉末》


    第(2/3)页

    说话之人不是别人,她是荀攸的正妻,姓吴,陈留人士。

    早在半年前,随着姜麒率领大军击败匈奴进住朔方。情况稳定,很多将领、谋士的家属,已经陆续跟随而去,而着吴氏带着两个幼子留在洛阳,已算是除姜麒家人外仅剩之人了。

    当然,因为早前她要帮着小姑子荀芯筹备婚礼,没有离开也可以理解。至于原因是否如此,那只有吴氏自己知道了。

    就如同看着眼前小姑苦笑,吴氏其实也是在笑自己的固执。当初因妒其夫荀攸纳妾,夫妻以有些不寐。哪怕如今荀攸走上仕途,她也已然不为富贵低头。

    不过比之自己,吴氏更加佩服自己着平时文静而言语不多的小姑子。

    早些年听闻与姜家定亲,她便是不看好这门婚事的。

    姜麒何人,那是以封侯拜将之人,着两家联姻更多的是政治婚姻。

    她不过荀家一偏房之妇,都能感受大家族之斗争,更何况一入侯门深似海。

    前日,随着姜麒被削夺军权打下牢房,姜家仁义的退婚,她甚至还温婉表示过此乃好事,着没有成亲,姜麒哪怕遇难了,也不会连累他们。

    可吴氏万万没有料到,就在今早听到遇刺的消息后,她着个傻姑子,居然告诉自己,她要即刻下嫁姜麒。

    如此关乎家族大事,她怎么能做主,哪怕长嫂如母。

    还好着前段时间为了安排与姜家的婚事,着荀家家主在洛阳,随后也就发生了着拿着嫁衣上门,寻死觅活之举。

    吴氏与荀芯挽手感叹,片刻脚程略慢的荀家家主荀爽、荀慈明走入了书房。

    看着还跪着的荀芯,荀慈明簇着的眉头慢慢展开了,心中叹了口气,虽然他对此婚事很是恼火,但为了大局,如今也只有心中安慰。最起码可以,为他们荀家子女这份不离不弃而感动。

    日前姜家退婚,荀爽心中自然不乐意,但却很无奈,他知道这是姜家好意,不想连累荀家。

    可即便是此,然此事也是对荀家是一污点,洗脱不清,甚至还被其他家族嘲笑。

    而今日荀芯死乞白赖,拿着嫁衣来甚至以死相逼,更是丢尽了荀家之脸面。今日要不是着侄孙媳妇吴氏劝着,荀爽真想就赐荀芯一根白绫了。他们荀家何时出过如此不知廉耻之子女。

    但正如吴氏所劝,就是不看在荀公达的面子上,也要看在文若的面上。既然自己最得意之子侄都在帮衬姜麒,要是此刻逼死了荀芯确实不妥。

    衡量再三,荀爽也便同意了,哪怕有辱门房,但怎么说荀芯也只是偏房,此事也算利大于弊吧。

    “芯儿着路是自己选的,以后要是后悔了,别怪叔公。着姜伯孝是有才,却不是甘于平凡之人,他棱角太分明了,即能伤人也能伤己。”看着喜极而涕的荀芯,作为长辈荀爽提醒道。

    “芯儿谨记叔公之言,芯儿明白自己所做,今生许姜郎定不悔。谢叔公成全。”听到族中最威严之音,今天完全豁出去的荀芯,擦了擦眼泪赶紧郑重礼拜道。今天能突破家族之阻,也值得她行此礼。

    “起来吧。好好打扮一下,按照时间算明日姜伯孝就该回京了,到时叔公豁出此张老脸上门为你提亲。我荀家子女可不能不明不白的就出嫁了。要是那姜伯孝还对你有意,当不会拒绝之礼。”再次叹了口气,看着那桌案上的嫁衣,荀爽言语道。

    “啊!!”很明显,听到荀爽之言,不但是荀芯,就是吴氏也吃惊了,他们没想到荀爽会如此之说。当然荀家作为大族,子女不能随便嫁人,行此举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她们那里能猜得到,着才是荀爽的高明之处,此举他不但要让姜家没有拒绝之借口,更要让世人知道他们荀家的情意。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