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嬴政眯眼想了想,道:“就眼下的秦国而言,没有我,恐怕真会如你说的那般,天下大乱。” “那义父的意思是,国家不能没有你?” 赵昆再次追问。 嬴政心中一凛,忽又感觉赵昆话里有话,于是疑惑的反问:“昆儿的意思是,义父对秦国可有可无?” “不是的义父,我就是想明白,你造反的目的是什么,或者,你怎么看待秦国与自己的关系。”赵昆摇头。 “现在的大秦,还没有发生乱局,若义父回到宫中,照样能力挽狂澜。” “可你不是说,大秦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了吗?若长此以往,大秦照样分崩离析!” 赵昆:“我之所以那样说,是因为不知道义父就是始皇帝,担心始皇帝会猝死在东巡途中,被赵高等人矫诏篡位,导致大秦内乱,六国余孽趁乱复国。” 嬴政:“现在的情况不就是这样吗?” “不一样的。” 赵昆摇头:“若始皇帝真的身死,那大秦的天下,必乱无疑,可始皇帝还活着,这天下就乱不起来。” 说着,面色凝重的望向嬴政:“既然乱不起来,又如何覆秦?” 嬴政皱了皱眉,有些不解的道:“我儿的意思是,让义父回去?” “那倒不是。” 赵昆咧嘴一笑:“我只是想让义父摆正心态。” “什么心态?” “你与国家的关系是,你即是国家。” 嬴政:“………” 赵昆:“大秦帝国因为始皇帝一人而存在,所以没有始皇帝,大秦会乱。” “相反,始皇帝对大秦可有可无,那大秦将会延续下去。” 听到这话,嬴政若有所思,半响,目光逐渐清明,朝赵昆感叹道:“想不到我儿竟有如此领悟。” “义父,你造反的执念,只是不想看到大秦的腐朽,可义父有没有想过; 一个人假如只有才干,没有德行,就等于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由仆人当家,怎么会不群魔乱舞?” “你是说赵高,李斯他们?”嬴政眯眼。 赵昆:“义父的优点,众所周知,可义父的缺点,却很少自悟,义父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太执着手中的权力了。” “我执着手中的权力?” “无论是李斯,还是赵高,他们只是义父的臣子,他们要做什么,首先是以义父为主,久而久之,便成了迎合义父的工具。” 说着,意味深长的朝嬴政道:“大秦如果成了一个人的大秦,岂有不亡的道理?” “这……” 嬴政闻言,瞳孔微缩,目瞪口呆。 却听赵昆又道:“我们造反,虽然是还大秦安宁,但其实是改变大秦的现状。” “如何改变?”嬴政追问。 赵昆不疾不徐的道:“将一个人的大秦,变成所有人的大秦,意思是天下人的天下!” “天下人的天下?” “对!” 赵昆点头道:“秦国同一六国,六国之人不认同自己是秦人,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六国人,而秦人也不认同他们是秦人。” “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我们造反,不是要覆灭一个国家,而是要覆灭这种思想,让天下人认同自己,认同自己的国家。” “所以,你说的群众的力量,指的就是这个?”嬴政皱眉道。 “不错!” 赵昆沉吟道:“发展群众的力量,就是发展一种信念,大家为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然后开创未来。” “这么说,那些六国余孽不杀了?” “为什么不杀?他们是祸乱之源,只要他们乱,我们才能站在正义的角度,除掉他们,为天下正义而战!” 听到这话,嬴政忽然笑了,也明白了。 赵昆想告诉他的,就是他不再是始皇帝,而是群众的一员。 只有参与群众,才能发展群众。 一人即是一国,一国即是一人。 想到这里,嬴政笑着感慨了一句:“我儿当真是造反的好苗子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