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前路当如何-《异界之我在大明有个家》
第(2/3)页
“子龙即刻出发,绕道大和军队后方,争取全歼一个不留。”
“子龙谨听两位哥哥调遣。”
“云穆,带兵去敌方阵营叫阵,我大明军队于明日辰时,在城外与大和决成败。”
“末将领命。”
大明皇宫,何云尘坐在最好处满脸愁容。
“难道朕,一个修仙者要被这皇朝束缚在这凡世。”
“喧,礼部尚书来见朕。”
“臣,礼部尚书王浩,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朕,打算选妃礼部近期操办一下,十日内完成。”
“朕,到时候亲自选定十人,策立贵妃。”
“启禀皇上,请皇上收回旨意。”
“皇上龙龄满算方才年有十二,我大明祖训规定,太子和皇上未满十六岁不得策妃纳妾。”
“启禀皇上,此旨意违背祖训,于理不合。”
“我大明祖训,是由千年前我大明开国皇帝,太祖皇帝亲自设立。”
“此旨意违背祖训、数典忘宗请陛下收回收回旨意。”
“爱卿还真是朕的好爱卿啊。”
“理哪来的理,这天下是谁家的天下,家又是何人的家。”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朕,最近改得规矩,废的制度还少吗?”
“人要学会变通,守着上千年的老规矩有什么用。”
“千年前的规矩,放在现在发生在朕的身上,爱卿觉得还实用吗?”
“你就不怕朕那天突然驾崩,连个后人也没有,大明又该由谁来,主持朝政,是你还是何人。”
“臣绝无此意,皇上寿与天齐,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
“但是皇上难道就这样,把祖宗留下的规矩和祖训更改掉。”
“如此朝堂百官有心之人,于民间散播谣言,对皇上一世英名将是不好的一面。”
“朕,现在倒是想要知道,也更加好奇这民间百姓会怎么传播。”
“朕最近所做改革,废除的旧法那一条不是对大明百姓,士农工商之间做的改革,改变他们现在处境和困难。”
“启禀皇上,再有心人传播下,百姓是大明群众基础最大的人口,如若传言说皇上您是一个数典忘宗,贪图美色只顾享乐之人。”
“大明百姓只会当做饭后闲聊的一个玩笑话,以讹传讹事态将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不会有一句是赞同皇上您的话,其中小人更是会传出先皇大行刚一月,皇上不为先皇守丧三年不得让皇宫歌舞声天,明锣鼓响皇上居然要办有喜庆和红事。”
“到时候百姓只会口口相传皇上乃是昏庸无能、欺师灭祖、数典忘宗、道德沦丧之辈。”
“哈哈哈……好啊真是好啊王大人,你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啊!”
“朕,可不是一个争流传千古万世芳名的皇帝。”
“这些都不是朕在乎,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又岂在乎这些不理解朕的人,在得后世之人纵观南宁岛千年以来,便会改变对朕所做过所有事情的看法和观念。”
“朕给你讲一个故事,在一个世界中曾经也有一个国度名为大明。”
“开国皇帝朱元璋,做过放牛娃,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只因为吃不上一口饱饭,颠沛流离,为生计奔波。”
“总而言之朱元璋在没有当皇帝时候就是想有饭吃,无论是寺庙当和尚、乞丐和参加起义军,都是为了一口饱饭,最后因为有情有义带领兄弟夺得皇位。”
“一生在位三十年斩杀贪官污吏十万人以上,最后晚年为了太子上位能够安心接管国家,杀了不知多少位高权重的大臣,就连陪自己揭竿而起打下大明的生死兄弟,都没有放过。”
“培养了二十五年的太子因病离世,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新的继承人上位。”
“所以子嗣中,只剩下四子燕王朱棣和皇长孙朱允炆适合继承皇位。”
“朱元璋对朱允炆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对于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忧,他那柔弱的肩膀,能担负得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