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郑、宋决战(一)-《子午春秋》


    第(3/3)页

    孔父嘉走出朝门再次叹了口说:“又要打无谓之战了,前朝的国人是多么幸福啊!”

    郑国人的计谋成功了,宋殇公对局势产生了误判,他不但没有及时回头,反而厉兵秣马,准备与郑国大干一场。当宋国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郑庄公便向齐、鲁、卫、蔡、郕、许六国派出使者,以周桓王左卿士的身份要求各国君主举行盟会,商讨伐宋事宜。

    但是只有郑、齐、鲁三君参加了盟会,君主们在会上研究制定了作战方案,然后就举行了“将伐宋进行到底”的歃血仪式。

    卫、蔡、郕、许四国君主没有参会。卫宣公缺席是因为他与王室不和——周人收留了州吁的儿子和一些敌视现政权的流亡贵族;蔡桓侯是因为他的愚钝;郕、许很小,他们害怕宋国将来对自己进行报复。

    三大国结盟的消息使宋殇公终于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再次陷入压抑和恐慌之中。宋殇公直到此时才决定向京师派遣使者。但是孔父嘉告诉他已经太迟了,宋国人能想到的,郑国人一定可以想得到,而且也一定已经制定了对策;宋国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全力防守,等战事结束之后再考虑入京。

    宋殇公却不死心,仍然向成周派出了一个庞大的使团。

    使团计划向南借道陈国,然后向西通过蔡国,再向西北到达京师。但是陈国拒绝使团入境,拒绝的理由是:本次讨伐宋国联军的最高统帅、郑伯发布命令,禁止任何宋人进入各诸侯国边境。

    郑国彻底断绝了和平的道路,双方唯有决一死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