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崤之战(二)-《子午春秋》


    第(2/3)页

    秦军经过成周后转向东南,两天后行进到滑国东。前面说过,滑国是个姬姓小国,曾经在郑卫之间左右摇摆。卫国失去对滑国的影响力后,滑国又倒向东周。

    郑国有个商人名叫“弦高”,他当时正赶着一群牛到东周去贩卖,他在途径滑国时得到秦军东进的消息。他立即派人回郑国告急,自己则带着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去见秦军将领。

    弦高说:“寡君听说您不久要率师经过敝邑,特令我前来犒劳诸位。敝邑虽然并不富有,但是诸位停留一天,寡君就提供一天的粮草;如果出行,则提供一夕的护卫。”

    郑穆公接到弦高的急报,随即派人到秦人居住的驿馆查看情况。郑人发现秦人已经开始整束器具、厉兵秣马。他们就等秦军杀到,便与友军合兵一处攻陷新郑,推翻郑穆公政权。

    郑穆公震惊之余,却不愿意把双方都逼到无路可退的绝境;他便一面加强戒备,一面派皇武子去下逐客令。

    皇武子对秦军三统领说:“诸位逗留在敝邑已经太久了,我们的物资匮乏,已经无力再提供给养。所以寡君派我来为诸位送行,郑国的园囿与秦国一样,里面野兽众多,诸位可以去那里获取猎物,以减轻敝邑的负担,诸位意下如何?”

    三人满面赤红,低头不语。皇武子离开后,郑国公室卫队很快开到驿馆附近,准备在必要时对秦人动用武力。

    秦人把驿馆打扫得干干净净(恢复到他们入住前的样子),然后队形整齐地走出驿馆。杞子向郑人移交了城门钥匙,带着军队通过城门。三人又不敢回国,只好逃到其他国家去了。

    在另一面,孟明也不敢继续东进,他说:“郑国已经有了防备,不能再有抱偷袭成功的希望了。我军兵力不足,无法攻城;想要包围郑国,又没有援军,所以还是回去吧!”

    但是将领们又不甘心无功而返,于是顺手灭亡了毫无戒备的滑国(滑人一直以为秦军的目标是郑国),俘获了大量的人口和财产。秦军在滑稍作休整后,便掉头西行。

    按周礼,诸侯死后七个月下葬,所以晋文公的灵柩此时仍然停在曲沃宫的灵堂里,接受列侯使者的吊唁。实际上,秦国本可以借助吊唁的机会恢复同晋国的关系;但是做为晋文公五位妻妾的老丈人、秦穆公竟然没有派一位使者前来。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能不说是秦国外交策略的重大失误,它把两国残留的和平纽带的最后一丝彻底割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