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邲之战(四)-《子午春秋》


    第(2/3)页

    栾书说:“皇戌的话纯属胡说八道!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吗?楚国在灭亡庸国以后,楚君无日不训讨国人说:‘民生来之不易,大祸不日将至,戒惧之心必须长保而不可懈怠’;在军旅中则训诫说:‘胜利不可长保,纣王百战百胜,最后却失去祭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怎么能说骄傲?

    “先大夫子犯有句名言:‘师直为壮,曲为老’。我们没有德行,却把怨恨强加到楚人身上,楚理直我理曲,楚师不可谓老。

    “楚君的卫队分为左右两广,每广有战车十五乘,步兵一百人。每天日出之时,右广驾车,车兵立于上,步卒立于下;正午时分,左广接替右广值事,一直到日暮。每天夜里都有内官值夜巡营,以防备不测,怎么能说没有防备?

    “子良是郑国上卿,潘尪是楚君的重臣;潘尪入盟郑伯,子良出为人质,两国已经非常亲密了!难道还能指望郑人帮助我们作战吗?

    “现在郑人来劝战,不外乎就是想从中渔利,晋国胜就从晋,楚国胜则从楚。所以绝对不能答应郑人的要求!”

    赵括、赵同说:“我们率师出征不就是来求战的吗?大敌当前却畏手畏脚,那还来干什么呢?击败楚国才能得到属国,还有什么可以迟疑的?我们要听从彘子的!”

    荀首拍案而起,指着两人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赵氏兄弟跳起来对荀首拔剑相向,荀首也不甘示弱,大夫们一拥而上把几个人拉开。这场会议又在一片吵吵闹闹中无果而终。

    荀林父把皇戌召来告诉他说:“晋师不会向楚人主动发起进攻,如果夫子愿意的话,可以劝楚人先行发难。不过要是郑师敢于充当晋军先锋,晋大夫们倒是愿意为郑军提供帮助。”说完就把他打发走了。

    楚庄王见到晋军不进不退,也派出使者来试探晋人的态度。荀林父命士会接待楚使,赵括等人也到场旁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