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楚共王崩-《子午春秋》
第(2/3)页
后世君子说:“谦让,是礼的主干。范宣子(士匄)谦让,以下官员皆让,就算栾黡那种恶棍也不敢争夺权力。晋国能取得数世和平,就是因为效仿善人吧!一人为善,百官和睦,怎可不效仿?《书》说:‘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在上为善,万民都会得的利益,天下将会永远安宁。
“周朝兴起时,《诗》说:‘仪刑文王,万邦作孚。’便是赞颂效仿善人的景象,等到衰落之时,《诗》说:‘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便是贬斥人不相让的情形。君子能让其下,小人能侍奉其上,所以上下有礼,奸邪远离;这就是‘让善’的结果,被称为‘懿德’。
“可是一到乱世,在上夸耀自己的功绩而凌役小人,在下吹嘘自己的能力而蒙蔽君子,上下无礼,结果造成乱虐并生;这就是‘争善’的结果,就被称为‘昏德’。国家凋敝,都是从争善开始的。
楚国人收到从晋国传来的消息后,感到他们的机会来了。但是就在此时,楚国却遭遇到一场更大的丧事——楚共王驾崩了。
楚共王在去世前把诸大夫召到病榻前说:“不谷十岁那年就失去了父亲(楚庄王),年少而执掌社稷。不谷还没有接受完师保的教育就继承王位,所以没有德行,又在鄢陵损兵折将,使得社稷受辱。那样的事不谷干的太多啦,只是给大夫们徒增烦恼。
“托大夫们的福分,使我能够死在正寝、得到安葬和祭祀,使神主安置在先君的祢庙之中。就请谥我为‘灵’或者‘厉’吧!大夫们从中选一个,我也就安心了。”
卿大夫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人首先发言。
楚共王继续发命,他的口吻愈发严厉、力气却愈发虚弱。到第五次发命时,大夫们才哭着稽首,答应接受命令。
秋季之时,楚共王驾崩,楚康王即位。太史在记事时询问采用哪个谥号。王子贞说:“等我与大夫们商量下。”
一群不明所以的大夫们说:“还是‘灵’温和些,‘厉’字太凶了!先王还不至此。”
王子贞说:“谁说要定那两个字了?我认为应当是‘共’。”
大夫们说:“可是先王已经发布遗命,而大夫们也接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