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溴梁之盟(一)-《子午春秋》


    第(2/3)页

    晋平公会前查看出席者名单时,发现除了齐灵公以外,列国君主的名字都在上面。没有人向晋平公解释原因,他既不明所以,也不向羊舌肸请教,却想在盟会上给齐国人来个下马威。

    举行会议之时,晋平公坐在盟主的位置上,中行偃坐在他侧面,参会者按名单排序分置两侧。他扫视会场一圈,摆出一副阴恻恻的表情问高厚,齐灵公为什么不来参会,而且他为什么从来(在晋悼公时代)都不出席盟会。

    高厚答道:“当年召公赐给我先君战靴,并说:‘五侯九伯,汝实征之。’后来,晋文公在践土之盟上对先君昭公说:‘召公之言,重耳不敢忘。如此,齐国不必向晋纳贡,舅氏也不必亲自出席盟会。’我先君与寡君一直遵守盟约,虽然没有亲自参会,但也没有失礼之处。这件事天下人皆知,没想到君侯却不知道。”

    晋平公刚要发作,中行偃及时阻止了他那毫无意义的挑事,并说道:“邾人、莒人背叛盟约、暗通敌使、入侵盟国,必须受到惩罚。现在将邾子、莒子带出会场,择日追究责任。”

    那两位不走运的君主站起身来,在士兵的监视下走出去了。在场的人除了晋平公以外都知道中行偃口中的“敌”就是齐国,但是晋人不愿与齐国公开闹分裂,便用敲边鼓的方式对齐国进行报复。

    晋平公却不理解,他以为“敌”指的是楚国;他说暗通楚国的罪行比无端入侵鲁国更加严重,乃是不赦之罪,应当把那两人关起来,押着他们去讨伐两国、灭亡两国。

    参会者们不禁面面相觑,中行偃急忙出来打圆场说:“寡君的意思是如果两君确有通楚的事实,视情节轻重,寡君或将讨伐两国。”

    高厚却不干了,他抓住晋平公胡乱放炮的难得机会,挥着拳头,装作义愤填膺地叫道:“楚国乃是华夏顽敌,通楚罪无可赦!本次盟会不就是为了弄清这件事来的吗?我要求立即审理两君,查明真相,并进行惩罚!”

    中行偃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寡君已经下令择日审理,一切都会查清,这件事就不劳夫子费心了!”

    会上只发生了这段小插曲,其余部分则进行得非常顺利。

    会后,晋平公与各国代表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晋平公心血来潮,突然要求列国大夫们现场表演舞蹈;由于古人起舞必须吟诵诗歌,晋平公又提出一个要求:“诗歌必须言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