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铁之战(二)-《子午春秋》


    第(1/3)页

    孔圉一脸茫然,不知如何答复。

    公子郢继续说道:“如果蒯聩在场,他将继承君位,然后会将君位传给辄。辄迟早会成为卫国的君侯,何必纠结是当下还是以后呢?”

    孔圉和两位卿士低声聊了几句,然后郑重宣布立公孙辄为君。

    公子郢看似轻描淡写的两句话,就把跪在众大夫后面的、几乎被挤出灵堂大门的、蒯聩的儿子公孙辄推上了君位!这可真是命运难测、造化弄人那!

    公孙辄马上在大夫们的簇拥西进入太庙加冕,公孙辄是为卫出公。

    消息传到晋国,赵鞅把蒯聩好一顿笑话,戏谑地称他为“太上太子”。蒯聩心中十分窝火:自己还在国外流亡,靠着给晋国卿士当门客糊口求食,而那个被他养了十几年的臭小子却登上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君位!

    蒯聩心中尚存一丝念相,他派人秘密去见卫出公,希望这位“有出息”的“乖”儿子能把自己召回去。然而信使却一去不返、音讯皆无。

    蒯聩经多方打听才得知,倒霉的信使竟然被那个忘恩负义的“小兔崽子”贬为奴隶,卖到东夷海边晒海盐去了!结果他又被赵鞅狠狠地笑话了一顿。

    笑归笑,赵鞅很了解蒯聩在卫国的势力——公室上卿孔圉是他的姐夫,而在诸位兄弟中,姐姐是最喜爱蒯聩的。因此赵鞅决定借助孔圉的力量把蒯聩送上君位。计划一旦成功,反晋联盟就会发生大分裂。

    六月初,赵鞅命阳虎和数名精干之士将蒯聩送入戚邑。

    戚邑先前为孙氏封邑,孙林父后来割据戚邑背叛公室。卫灵公即位不久便动用武力收复了戚邑,并将它收归公室直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