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初见特使-《大楚歌》


    第(1/3)页

    吴国。

    杭州。

    孤雁赤云,晚风寺塔,墨染长天一色。

    杭州城夏日的傍晚总是热闹的,街上的人们褪去了一日的操劳,回到家里,迎着温和的晚风和夕阳,在家门口搬上桌椅,摆好酒菜,妻侍身旁,儿孙绕膝,算是这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闲暇时分。

    楚墨来到县衙的大门口,外头的街道被黄昏染得通红,老妪挎着菜篮步履蹒跚地走着,稚童拿着纸糊的风车嬉笑着跑过,几辆马车载着人一缕烟地驶过路面。街边隐隐约约地传来吆喝声,听不真切。

    楚墨闭上双眼,像是在细细品味来之不易的人间烟火色。

    小时候在宫中,他没有多少次出去的机会。那时候的大楚正盛,南征北战,扩充了大片的土地,收缴了大批金银细软。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很忙,无暇顾及他。除了负责管教他的国师之外。若是国师也有事,那他便一人在宫中,从小便习惯了孤独。他的弟弟比他闹腾,都已经能翻墙头了,还挂着大鼻涕,连最基本的宫中礼数也学不会,满口阿巴阿巴。那时的楚墨自然是看不上他弟弟的,因此,每当到了夏天的傍晚,他就会一个人坐在宫中的高处,望着空空荡荡的巨大广场宫殿,有时也眺望着天边被烧着的云,和成群结队飞过的雁。

    那时的人们都在说,将来等他长大,天下都是他的,包括这片血染般的苍穹。

    想到这儿,紧闭双眼的楚墨不由得自嘲地笑了笑。

    如今我长大了,仍是孤身一人,而我的天下呢?

    他缓缓睁开眼睛,背过手去,身上的官服微摆。

    也只有这个时候,能真正融入这真实祥和的人间,窥探这世间不那么冷冰冰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向县衙门口驶来,停在了楚墨前面。

    马车刚刚停稳,沾满尘土的粗布帘子被掀开,一个穿着官服的男子急急忙忙地从车上跳了下来。

    楚墨见了他,恭敬地施了一礼,道:“在下萍乡县令,欧阳墨,见过特使大人。”

    男子忙对他摆摆手,不客气地走到县衙大门旁边的一棵树下,扶着,嗷叫一声呕吐了起来。

    楚墨看着他狼狈的样子,有些尴尬。

    男子吐了一会儿,抬起头来,舒服地长呼出一口气,用官服袖子抹了抹嘴,道:“呼,可算是活着到了,这一路可算是颠死我了,早就说让知州大人换个马车,咱这州府的马车都用了几年了,马都拉不动换了,这车还留着,要是再多坐几次,非把我肠子颠出来不可。”

    说着,他转过头,看到了楚墨,一愣,回过神来,立马热切地迎上前去,道:“哦,你就是这儿的县令是吧,久仰久仰,你是叫什么来着?”

    楚墨听罢,淡淡一笑道:“属下名叫欧阳墨,见过特使大人,不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