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明攻暗谋-《大楚歌》


    第(2/3)页

    黑衣男子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再次开口道:“大人……还有几件事,比较重要。”

    “说罢。”范常隆道,“是不是齐安接受不了现实,装疯卖傻了?”

    “回大人,在长安城外,除了皇上的车队以外,还有……五万的镇西军正在集结。”

    “什么?”父子俩异口同声地问道。范常隆一下子坐了起来,吃惊地看着他。

    “真的假的,你不要瞎说。”范凌翔忙对黑衣男子道,“镇西军没有皇上的旨意,谁也无权调动!”

    “回少爷,千真万确,现在长安城外十里处已经被镇西军团团包围了。”黑衣男子道。

    范常隆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身体不由自主地僵硬了起来。

    “糊涂了。皇上还是个孩童,人在袁威的手里,这岂不是……”范常隆突然想到了什么,对黑衣男子问道,“袁居正和齐昱去哪儿了?”

    “回大人,袁大人和齐教头早在一个时辰前就离开长安出城接驾了。”黑衣男子回道。

    范常隆听罢脸上的表情如临大敌,他用力捏了捏手上的琉璃球,手背上青筋暴起。

    “翔儿,你现在立马去通知各路诸侯,传我的命令,集结所有地方禁卫军,快马加鞭赶往长安!”他十分严肃地对范凌翔沉声道。

    “爹……怎么了?”范凌翔迷茫地看着他,带着惊恐的语气问道。

    “怎么了?袁居正他想要造反!”

    长安城外。

    齐王车队。

    东方初晓,远方的苍穹刚刚泛起一阵鱼肚白。天边的朝霞缓缓升起,明媚的朝开始洒落在大地上,给寂静了一夜黄沙满天的戈壁滩上散发着暖洋洋的温度。

    齐王的车队停驻在距离长安城仅有十里的地方,地势开阔,四周没有山峦,视野良好,一眼望去便能隐约望见长安城高耸的塔楼。

    车队四周驻扎着密密麻麻的营房,如同倾巢而出的蚂蚁,庞大的车队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干硬的黄土地上插着一面又一面旗帜,迎风飘扬,上面绣着镇西军的标志。

    营房里一大早便有整齐的号令声,一排又一排健硕的士兵经过了一夜的急行军,仍然迎着朝阳雷打不动地出操,他们赤裸着上身,喊着响亮的口号,惹得从未见过如此阵仗的侍女们羞红了脸,偷偷躲在帐篷里向外张望着。

    在排列严密的营房后面,摆着整整齐齐的几座攻城车,上面的铁矛和巨盾被擦得锃亮,几个士兵正在攻城车附近细心地维护着。

    袁威穿上了沉重的银甲,长长的黑发束于脑后,露出棱角分明的面庞,整装待发。

    他大步流星地从攻城车的阵型前走过,上下打量着,附近巡逻的士兵见到他急忙竖刀行礼。他摆了摆手,一脸肃穆地凑到一辆攻城车旁,对上面正在作业的士兵问道:“怎么样,这次改装完好用么?”

    一个上了年纪的士兵见到他,爽朗地嘿嘿一笑,饱受风吹日晒的脸上泛起了一道道褶皱,高声道:“放心吧大人,虽说咱在那边用不上这玩意儿,西域人也不躲城墙后边,但是打长安,绝对好使!”

    袁威打量着他,点了点头,摸了摸眼前的大家伙,问道:“那你跟我说说,这攻城车怎么用?”

    老士兵从车上跳了下来,一脸自豪地拍了拍,道:“大人,这攻城车绝对他们都没见过,是当年抗楚时候留下来的,外壳拿黑矿铸成,刀枪不入,下边的轮子加了履带,人躲在里面推,甭管什么地方如履平地。”

    说着,他打开了攻城车侧边的铁门,向袁威展示里面的情形,袁威探进头去,看到攻城车内部都装上了凌乱的栏杆。

    老士兵指了指一根铁杆,道:“这个杆子一推,外边长五尺的巨刃就可以飞速旋转,削铁如泥,甭管有千军万马,谁都挡不住!还有这个……”

    说着,他指了指被钢索捆得严严实实的铁梯,道:“战车冲到城墙下,拉这跟钢索,铁梯立马升上去,不用架,完了在战车里拉铁杆转动齿轮,人拴上钢索,嗖的一下就飞到城墙上面去了,简直就是攻城利器啊!”

    听着他大大咧咧的介绍,袁威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四处打量着攻城车。

    看了许久,他踱步看了看每一辆严阵以待的攻城车,心中的石头越来越沉重。

    慢慢地,他走到了士兵们的营房。

    在回过几个哨兵的行礼后,镇西军太尉张世德匆匆忙忙向他跑了过来。

    “怎么样,人还差多少?”袁威皱着眉头向他问道。

    张世德也穿上了胄甲,喘着粗气,道:“回大人,我们给长安来的探子宣称的是五万,现在实际上就到了两万五千余人,还有一半在路上。这次来的全是轻骑兵,已是快马加鞭赶过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