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战火初现-《大楚歌》


    第(2/3)页

    “臣等查了查欧阳墨的来历,发现他上任是由天枢阁一手安排的。他作为卧底的事实已经是板上钉钉,臣等还有他当初伪造的上任公文,足以当作证据。”杨安石道,“但他此时没有随天枢阁一并离开吴国,而是去往在韩国的欧阳族中,只要我们将他带回吴国,宣告天下,足以让人信服。”

    吴王紧皱眉头,思索了一阵,道:“那好,便照你说的办。被救走的牛涛家眷先别废功夫通缉了,朕要即刻对燕贼出兵!将这个欧阳墨遣送回吴国后,就下令兵部,全军戒备,随时准备对燕国开战,不得有误!”

    “是。”大殿中央的几人齐声应道。

    燕国。

    云州。

    燕王宫。

    夜色笼罩了大地,给,偌大的宫殿内披上了一层昏暗的黑纱。燕国特有的香料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地上铺着厚厚的红毯,上面绣满了妖娆的花纹。燕王挺拔的身躯屹立在露台之上,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披洒下来,将他的影子拉得修长。

    天枢阁年迈的阁主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地从殿内走向露台,来到了燕王的身后,喉咙里发出低沉沙哑的嗓音,道:“圣主,我回来了。”

    燕王没有回头,冷冷地开口道:“前几日,吴国的使者来见过我了,带来了吴王的意思,你想听听么?”

    阁主听罢,没有作声,月光将他阴沉苍老的面庞显露了出来。

    燕王接着道:“军备,是目前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基本。我大燕不缺勇士,但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使我们的人民一辈子与牛马为伍。没有先进的军备,我大燕的血肉之躯是挡不住那些锋利的弓弩的。那些大国都将军备当作一个军队的生命,有了先进的军备,大燕才有能力保护我们的子民。”

    燕王的语气很平静,却一字一句掷地有声。阁主沉默地听着,燕王回过头来,对他道:“当年暴楚入侵时,吴国完全有能力将他们阻挡在国界之外,但他们却心生畏惧,选择了妥协,开放了通往大燕的河道。我明白,一旦我们窃取军备的事情一旦败露,两国就少不了一战,但该来的总会来的。自始至终,吴国是欠我们的。”

    阁主低声道:“圣主放心,天枢阁撤出吴国时,带走了一切痕迹,中间商的账本也已经找到了,吴国是没有证据的,他们若是想平白无故地对大燕宣战,必然会遭遇到其他国家的制裁。”

    燕王叹了口气,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吴国人找到证据是早晚的事。我们不能指望他们能够忍耐多久。说实话,这次我对你天枢阁办的事十分失望。”

    阁主听罢,微微晗首,没有回答。

    燕王的语气严厉了些。道:“这次对吴国扩充军备的计划,是我同你二人经过数月的计划,保密工作可谓是万无一失,并且在吴国潜入了大量的人手,保证最少的知情人。一切的一切,都是以谨慎为主,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今日的局面。但我不知为何,从计划的一开始,就已经泄露了,我说的没错吧?”

    阁主无奈,轻声地叹了口气,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