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弘农杨氏 (十)-《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2/3)页

    另外还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

    隋初经历南北朝长期的战乱,民生疲弊困苦,故杨坚接纳司马苏威建议,罢盐、酒专卖及入市税,其后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

    杨坚在位时代之富饶既非重敛于民,究其原因,与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此举既可增加赋税,又可稳定经济发展,且南朝士族亦渐由衰弱至于消逝。

    均田制能顺利推行,对隋前中期的经济发展收益甚大,加上隋代以关中作为本位,关中粮食短缺,需依赖关东漕运接济。

    故杨坚于洛州等地设立常平仓等官仓,贮存关东运来粮食,建广通渠,便利关中漕运,又于民间设义仓,人民捐纳粮食以防凶年。

    自开皇九年统一天下后,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

    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户籍不清,税收不稳,于是于开皇五年下令实行大索貌阅,并接纳尚书左仆射高颎之建议,推行输籍法,作全国性户口调查。

    结果查获没有户籍的百姓达一百六十五万余口,其中丁壮四十四点三万人,以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尽扫魏晋南北朝以来隐瞒户籍之积弊。

    此外,杨坚安定政治,关陇集团的支持功不可没,汉人如郑译、刘昉、高颎等名臣有助推动国策。

    杨坚亦因前朝酷刑甚多,影响民生,故命苏威等人编纂《开皇律》,修订刑律,订立国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减省刑罚,死刑只设绞、斩二等,以示隋朝对民之宽大。

    从隋前中期的人口增长就看得出杨坚的政治才能,开皇元年全国户口四百六十二万户,到隋炀帝大业五年达到八百九十余万户,整整四千多万人。

    其中在开皇九年南下平陈增五十万,此时的全国户口七百多万,平均年增长二十二万户。

    开皇十三年杨坚下诏建仁寿宫于岐州之北,使杨素监造。平山填谷,以建宫殿,规模很大,因督役严急,丁夫死者以万数。

    开皇十五年仁寿宫修成。文帝到了那里,看到宫殿十分壮丽,大怒道杨素殚民力为离宫,为吾结怨天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