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通三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大般涅槃经》。 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大同十二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 太清元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萧衍从《大般涅槃经》中找到理论根据,下令僧人必须吃素,从此汉传佛教形成吃素的传统。 萧衍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 他吃素要神灵也吃素。老人皇帝做事总是和年轻时、壮年时不一样,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大臣议论纷纷都反对。 最后萧衍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萧衍不仅几次入寺做和尚,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这使得他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 老年的萧衍也是刚愎自用,广建佛寺,不听劝谏,最后导致没有善终。 侯景原来是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在北齐奠基者高欢帐下征战,屡立战功,深受高欢欣赏倚重,但侯景为人反复无常,并且与高欢之子高澄不和。 高欢死后,高澄想夺侯景的兵权,他就于太清元年正月投降西魏,但西魏宇文泰对他有戒心,并不倾心接纳,于是侯景又向萧衍表示归顺。 萧衍很高兴,封其为河南王、大将军,并派军接应,朝中有的大臣知道侯景为人,一句话成了谶语乱事就要来了。 后来萧衍与高澄讲和,但要以梁朝遣送侯景回东魏为条件,侯景得知后,以诛杀朝中弄权的朱异为借口,发动叛乱。 叛军长驱直入,最后兵临建康、围困台城,本来萧衍已经号召各地军马驰援,但由于各路援军心志各异,在几次作战不利后就按兵不动,坐观成败,于是叛军得以继续围攻台城。 而守卫城门的萧正德早已投靠了侯景,开城把叛军放入台城沦陷,侯景带着五百甲士去见萧衍,发生了很有趣的一段对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