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祖龙过滤了耳朵中的种种声音,他猛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众人安静下来。 一个贵族大臣站了出来:。 “陛下,臣认为,科举制实施不妥!” “为何不妥?” 那大臣回道:“臣知晓陛下乃是为网罗天下寒门之才,方才定下科举,然而科举之事并无实施条件!民间书籍稀少,一本书册动辄五十斤,售十两银,如此情况下,科举如何实施?” 祖龙笑了。 此人明面上是在说明科举的实施条件,可实际上却是以条件不足为由阻止科举的实施。 他挥了挥手,魏禹带人,抬着一个大箱子上殿。 祖龙一步步走下台阶,来到箱子前。 “朕知道,众卿定然会提出这个问题。” “科举为的是取士,可民间无书,民智不开,无士可取!” 祖龙猛地掀开箱子。 箱子内,放置着一摞白纸、一排活字,还有一些墨水。 祖龙拿起一张纸铺到旁边,随后又将活字沾上墨水,印在纸上。 略微停了一会儿后,祖龙将活字放回去,将手中的纸张展示给群臣。 只见白纸上一排整齐的黑色文字:“科举之事,今日施行!” 祖龙高声道:“众卿,以此法制书,熟练地匠人,一天可印制数千册!” “每本书所费,不过五枚大钱!” “只要加以时日,我大秦,必然不缺人才!” 众多贵族大臣只觉得一阵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可以阻拦的理由。 原来,陛下进来的一系列举动,都是在为科举做铺垫! 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合在一起,居然能够以这么低的成本印制出书籍。 且看那张纸上的文字,比他们珍藏的竹简还要清晰许多。 祖龙只用了短短数天,就打破了贵族对于知识的垄断。 谁都知道,有这么充足的准备,科举一定是非要实施不可了! 之后的朝堂中,已经没有人再开口。 简单说了几件事之后,祖龙便宣布退朝。 李斯府。 “李相,科举一旦实施,我等子孙后人,可就没有这祖辈余荫可享了!” “科举一事若不阻止,这朝堂必然震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