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南容兄多虑了,而今朝中不乏睿智之士,不过是小小宦官,何足挂齿也。”赵云道。 “是极,子龙之言是极。”傅燮大笑道,心情亦是舒畅了很多。 “南容兄,军中事务繁忙,在下就不奉陪了。”赵云告辞道。 傅燮道:“待大破冀州黄巾之后,本司马与子龙不醉不归。” “一言为定。” 返回军中之后,赵云道:“文谦,皇甫将军下令,命本校尉从各郡士卒之中挑选,补充麾下士卒至三千人。” “恭喜将军。”乐进抱拳道。 麾下有着三千人和当前的规模,自然不是同日而语的,而且是从各郡的士卒之中挑选,也就是说挑选出来的士卒远非其他各郡的义从能够比拟的。 赵云成为虎威校尉,而今麾下有着三千之众,在对阵敌军之中想要有着更大的作为,将会更简单。 战时有封赏,也是要让军中的士卒有着更加高昂的斗志,仅仅是想要军中将士在战场上付出,而没有丝毫表示的话,如何能够令军中将士安心。 当然,战时的封赏,针对的是作战有功之辈,如刘备,在冀州战场和颍川战场的确是有着一定的贡献的,却是没有得到封赏,或许他们的封赏,便是放到最后进行统计的。 而赵云在战场上有着出色的表现,朝中正是需要这样的将领,来为征战疆场的将士树立榜样,让军中将士看到,只要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对于这些东西,赵云不会去深入的思考,只要能够得到实际的好处就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