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连王得知正妃进宫,回来时候他便亲自相接,问了一下宫里娘娘的意思。 连王妃说:“那位贤妃,派头最大,一点儿都不输淑妃娘娘呢。” 连王急道:“本王是没告诉你吗?淑妃是为了管宫务才获封的,贤妃推拒了高位封词,就为得闲,你且记住,贤妃才是后宫之主。” “后宫之主?难怪派头那么大……”方氏嘟囔了一句,看到连王变了脸色,立刻说:“妾身知道,妾身没有犯忌讳。” “最好没有,皇上的性子,我比你了解。”连王和她说着觉得不顺,直接去了侧妃房里。 方氏暗恨,她什么都做了,竟还是不如一个侧妃,等她得势,且再看! 连王的家事,苏陈可不知道,她和周月清喝了茶,就分开了,她还要科普种植事宜,毕竟这些事,以后是要教下去的。 新帝的心思表现的十分纯粹,那些上书弹劾贤妃的,一律被贬到地方上,兴种植水利,按季度汇报工作,每年都要普查人口,等等事。 赵腾润坐在御案前,神色清朗,眼神锐利。 扫过朝内群臣,对于他们的心思,多少有数。 他说:“人手一份,所有政策在上面写的很清楚,你们都看清楚,如果有异议,现在就说。” “皇上,这些条令繁复,一时半会儿,看不完全。”孙如出列,先行说了话。 他身为丞相,这些事,他是要管的。 “朕就知道你会这样说,是不是你们也都这样想的啊?”赵腾润笑了一下,猛地一拍御案:“知道为什么一直不能进步吗?你们这效率如此低下,还要和朕讨价还价?百姓养着你们,你们都是干吃饭不干活的?把你们选出来,是让你们为百姓着想的,你们以为,当了官,就比百姓高了?” 孙如立刻跪下:“皇上息怒!” 百官紧随其后:“皇上息怒!” 赵腾润如今坐上这位置,才知道很多事,是真的很为难,要顾全大局,必定有所牺牲,他深吸了一口气:“息什么怒,朕没生气,是你们自己不争气,那朕就只好把你们放在地方上,去和百姓一起做事,不做出有效的,子嗣不得入仕。” “皇上,皇上容禀,”户部尚书言和跪行几步:“皇上,您这上面要求的农事,真的不是一两个季节就能见成效的,求您放宽期限。” “朕知道,你们都不容易,但朕已经安排了合理的制度,你们自己看清楚,以后就按这个制度来,推行下去。” 赵腾润一言九鼎,没得商量。 他不管往下推行有多难,他只管按章行事,哪怕损失到有些人的利益。 - 孙如拿着那张纸出来,上面其实没写几条,第一条是周期,七天一周,日月五行,第二条是工作,日月为休,五行为作,第三条是写的很详细,是农业生产,第四条是商业模式,第五条是工业。 就此五条,字面上的意思,十分浅显易懂,但推行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的。 以他为首的老臣,都纷纷摇头,觉得皇上太年轻,这些事,不能一概而论。 内阁学士李垚说:“相爷,您对这行令,是何意见啊?” 孙如摇头:“本相对皇上的高论觉得十分有理,会制定出相对的日历,你们啊,老老实实的去做事,不然,那些去地方的人,都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