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卿卿我我-《大周女帝》
第(2/3)页
凌书殿上的众人对这个长相过于出众的赵临不时投着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其中最为寒冷的目光,便是来自楚国质子芈贤的。
坐在软席上的和暄,心中隐隐对这个不按常理处事的赵临有些担忧。他不好好在赵府学着掌事,跑到宫里来上课做什么?真的是为了她吗?
李夫子一眼便瞧出了众人的心思在赵临的身上,手指轻抚长须,轻咳了一声。
“今日,老师想给大家讲一讲大周第二代天子,周珵帝。谁听说过三监之乱的故事?”李夫子开口,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充满智慧的长者身上。
姬启年纪最长,颇通古今,认真地回答道:“夫子,先祖珵帝当时年幼,他的叔父文公代理摄政,引起诸侯不满,其中以管叔和蔡叔为最。他们联合武庚,发动叛乱,战火连天,民不聊生。文公无奈之下,出兵东征,史称三监之乱。”
李夫子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公子启所言一字不错。待到珵帝亲政,大封诸侯,编写礼乐,加强治理。在珵帝和其子康帝的治下,社会安定,百姓和睦,有‘刑错四十余年不用’的美谈。”
而后,李夫子翻开桌案上一卷史书,缓缓讲起那令九州皆赞的珵康之治。
这是大周初立辉煌的历史,上一世,和暄便充满了敬佩。此刻听着学富五车的李夫子讲解起来,才觉从前的认识浅薄。
曾为天下共主的珵帝和康帝,乃千古名君,听着先祖做过的种种盛聪明断,和暄只觉得浑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身体本能的油生出一种肃然起敬之感。
殿上的皇子、公主、质子、还有赵临,在李夫子的讲述下,被带回了那个百年之前那个国泰民康的大周。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吃罢午膳,和暄神色匆匆地偷偷溜到了后院。
“公子临,不知何事邀和暄来此。”和暄胸口微微起伏,瞧了瞧这小池塘四处无人,开口对面前这个高大清冷的男子喘着气说道。
“也没什么,就是想要见你。”赵临回过神来,看着和暄的眼神多了一丝情意绵绵。
赵临乌黑的长发随风飘动,剑眉英挺,细长的丹凤眼蕴藏着包含温情的黑眸。他身材修长高大却不粗犷,冷傲孤清却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面对这样一个男子,即便是活过一次的和暄,也不免有一种少女般的悸动。
“听说前几日废妃东方氏生祭的时候,被你亲眼撞见,然后卧床不起了好几日?”赵临低下头,眼睛紧紧盯着和暄,射出逼人的目光。
和暄淡淡地道:“嗯。我想去救她,还有那些无辜的宫人,可惜那个月妃实在厉害。话说回来,她从前在毕国真的是。。。”
“暄暄,我记得上次就同你说过,别人的闲事莫要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赵临的语气充满了责怪,眼神却透着心疼。
和暄本想着从赵临这里探探口风,没准儿可以抓到毕月的把柄。只可惜赵临这个没正经的家伙,每次一提到毕月就三缄其口,讳莫如深的样子,看来一时半会她是问不出什么了。
见和暄不说话,赵临靠近了和暄的身子,头低到和暄的面前,嘴角微微上扬,道:“无妨,我知道暄暄你是不会听话的。既然如此,赵临就在大周皇宫日日陪伴着暄暄,盯住了你,让你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谁胡作非为了?”和暄心里骂着赵临从前的老师,也不知道是谁教他读书的,怎么教出来这样一个说话颠三倒四的纨绔子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