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玄武门-《鱼乐大唐》
第(2/3)页
前日在太极殿前,那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再度浮现,原本模糊,但此刻却变得十分清晰,越发强烈。
“今非昔比,陛下并无易储之心,也无东宫把柄,按部就班已经来不及。但若以非常手段拉下太子,置陛下于何地?
陛下岂能容忍?与东宫关系密切的山东士族有岂能容忍?”
杜如晦看似是一声感叹,一句反问,但实际上却意味着赞同。
众人开始冷静下来,认真思考。
手足相残也罢,大逆不道也罢,终究是被迫之举。
若不想坐以待毙,就只能奋起反击,古往今来,皇家本就没有多少父子兄弟之情可言。
至于往后,成者王侯败者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此刻如果再优柔寡断,结果可想而知。
到时候倒霉的不止李世民,还有他们这些僚属,即便侥幸活命,三代以内的前程肯定都完了。
说来也好笑,他们这些玩弄权谋的谋臣僚属,竟然还不如一个少年大胆。
此刻得了陈鱼提醒,不禁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世民,不管这个建议是否恰当,都不可避免要承担沉重压力,甚至背上千古骂名。
没有人能替他做决定,唯有李世民自己独断。
至于该怎么做,能不能行得通,都是后话。
“玄龄,你也觉得去洛阳是下策?”
“中策。”
“下策和上策分别是什么?”
“下策是殿下去向陛下请罪,交出一切职权,退养山林,陛下念在父子之情,想来会准许。但将来太子登基是否有容人之量,就难说了。”
房玄龄沉吟道:“至于上策,陈鱼所言不无道理,倒不如……放手一搏。”
房谋杜断,双双赞成。
长孙无忌沉吟道:“殿下,事已至此,顾不得许多了。是建成、元吉不顾手足之情在先,武德七年,殿下前往东宫赴宴,以鸩酒谋害,殿下呕血卧病。
今次他们又颠倒黑白,阴谋陷害殿下与承乾,实在是他们不仁在先,殿下又何须对他们讲仁义?”
李世民面无表情道:“那父皇呢?”
皇家手足相残是寻常事,古往今来杀兄弟的皇帝不在少数,倒也不算什么事。
但父亲毕竟不同,父慈子孝是传统,孝道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行为准则,一旦违背,代价太大。
“殿下可效仿(北)魏孝文帝,尊陛下为太上皇,尽孝膝前,以天下养。”
长孙无忌道出一个办法,只能算是权宜之计,但至少表面上可以有所遮掩,对天下悠悠之口和昭昭青史有所交代。
“诸卿有何良策,胜算几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