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1章】名扬三国(2)-《易道宗师》


    第(1/3)页

    明天就结束小封推了,茶凉不求破费打赏,只求推荐收藏鞠躬感谢,顺祝各位心想事成!

    *****************

    李国璋教授做完了最新的易学研究成果报告,满面红光地信步下台,坐在了周扬的身边。(绝世唐门 http://www.pfwx.com/jue**angmen/ )

    “怎么样,还听得懂?”李国璋喝了口茶,小声问周扬说。

    “差不多。”周扬并不愿意与他多聊。

    周扬的本意是自己差不多能够听懂他的报告内容,但一向被他的学生们捧场奉承习惯了的李国璋却误以为周扬在说自己的报告内容“差不多”,不由得心生不满,你小子能够听得懂几成?知道什么叫差不多?

    于是李国璋就反问周扬说:“小周哇,这次交流会,你准备做哪方面的报告啊?”

    “我肯定是讲不来的,也没有准备,就不上去献丑了。”周扬知道对方明知故问,有些调侃看笑话的意思,所以淡淡地回答说。

    “这怎么能行呢,我们这次出国参加易学交流会,不就是为了与国外同行们多多交流、互相学习么!”李国璋一本正经地说,“不然还出来干什么?”

    “呵呵,易学交流也不单单停留在作个报告上,”周扬不卑不亢地说,“刚才卢大师不是说过了吗,把易学发扬广大,主要还是看如何把易道精髓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没有理论的指导,还能谈得上什么实际应用?只有街头的神汉半仙,才不需要明白什么易学大道,凭张嘴巴就能‘应用‘赚钱!”李国璋摇头轻叹,不再理会周扬了。

    正在这时,大会主持人宣布进入讨论评议阶段,也就是日韩两国的易学代表对中国易学专家所做的研究报告做相关评议。

    和第一届中日韩易学文化研讨交流会不同的是,这次日韩两国的代表不再对中国专家所做的报告抱有欣赏学习之意,而是直指中国的研究方向仍然停留在“考古”阶段,只是研究论证易经的历史渊源、影响和古人的应用,而与现实脱节甚远、更没有对未来的指导意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