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五章 天心厌胡-《三国第一强兵》


    第(2/3)页

    “文则将军。”二人赶忙见礼。

    “无妨。”于禁点头回礼,直截了当的问道:“李校尉此来,要传达的应该是主公的促战之意吧?”

    “不敢相瞒,实际上……”李十一和于禁很熟,知道对方性情风格,也不多作寒暄,当下将单经求援和之后军议上的种种,如实向对方禀明

    “原来如此,居庸城危急……”于禁微微颔首,沉吟道:“以主公的本意,应该是要救的,但众人之议,也各有其道理。李校尉既然来了,主公应该是有了决断和对策吧?”他皱皱眉,声音压得更低:“他不会又要……”

    “这次确实没有,主公只是一时不决,并无以身涉险之意。”李十一知道于禁的意思。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王羽八成会突出奇兵,身先士卒,凭借个人勇武扭转局势。

    不过,还是那句话,现在青州家大业大,猛将如云,就算冒险,也应该太史慈、赵云他们上,王羽这个主帅,还是坐镇后方最让人心安。

    “既如此,主公的意思,禁已明白了。”于禁点点头,放下心思的样子,倒把李十一给弄懵了。

    他这次出来传信,从王羽那里得到的命令十分模糊,就是让他们几个设法联系到于禁和赵云,确认两军所在的位置后,酌情将详细的军情通报给二将。

    具体要做什么。需要他们做怎样的配合,最终达成什么战略。具体的内容一概没有。对主公对部将赋予的这种近乎无条件的信任,李十一也很感动。但这无助于他弄明白王羽的用意。

    结果,于禁一听完他传达的信息,就明白了,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

    李十一很惭愧,觉得自己不够称职,明明他一直都伴在主公身边,大小军情都有经手,怎么还没人家文则将军领军在外弄得明白呢?

    他茫然了,于禁却有条理得很。想明关窍,他继续问道:“李校尉,主公是需要回信,还是……”

    李十一收敛心神答道:“主公命我随军参赞,以备将军垂询。”想了想,他终于还是没忍住,迟疑问道:“文则将军,您说您明白主公的意思了,到底……”

    于禁呵呵一笑:“李校尉。你这是当局者迷啊。主公用人向来秉承用者不疑,疑者不用的原则,他将西线委托于某,就是相信某的判断和军略。此番。他遣汝来通报军情,无非是想告诉某,此战已到最后关头。不须考虑太多,也无须留力。能战则战,以尽快将兵锋指向居庸城为上!”

    “……”李十一听得目瞪口呆。完全没想到,王羽大费周章的传令,竟然是这么个意图。

    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王羽的行事风格,他觉得于禁说的确实大有可能,三路大军若能齐齐高歌猛进,没准儿能令得鲜卑人不战自退,兵不血刃的解了居庸之围。

    “那现在……”

    “骞曼已是土鸡瓦狗,李校尉既是使节,便如主公耳目一般,且看于禁半日破敌,全歼胡虏在此!”说到这里,一向沉稳的于禁也有了几分神采飞扬的神色。

    李十一知道,这大概就是主公的信任,引起的积极作用了。

    下一刻,果听于禁低声吟哦道:“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此生若此,夫复何求?”

    念罢,他昂然举步,口中号令不绝:“纪副将,且将汝麾下兵马,为我先锐,王校尉部为第二梯队,张校尉……”

    虽然于禁原本就要发动总攻,但现在的部署,和之前的却是截然不同。

    先前虽然也是要尽快歼灭骞曼残部,但却不是完全没有商量余地的,而是尽量减小伤亡,视敌人的状态决定是当日解决,还是可以再让对方多活一两天。

    而现在,于禁说的很清楚,他要半日破敌!再听到他的号令和布置,纪灵等将校哪里还不知道主将的意思?都是精神一振,慨然领命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