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二章 战后关系-《三国第一强兵》


    第(2/3)页

    天师道的核心组织,如今就是青州的最高医疗机构,人数已经远远不止于开始的那小猫三两只,而是一直由数十行医多年的老医生组成。这些人每个人又带了多则十数人,少则三五人的学徒,整个医疗机构的规模一下就扩大到了四百多人,相当于一部兵马了。

    那些老医匠从前都是传教,蛊惑人造反的,现在转为专职的医生却也得心应手。学徒多半都是年轻人,对王羽感恩戴德,同时也笃信改良后的天师道,工作积极性也很高。

    尽管这么一点人,相对于这样的一场大战,只是杯水车薪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多原本必死的伤兵,就此保住了性命。

    老兵,是极大的财富,哪怕此后不在军中,他们也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这是王羽一直强调的一句话,在青州军中也是广为流传。

    另一个没动容的,自然是王羽本人。黑铁盔下的那张脸,并没有多少沧桑之色,可任是谁人看到了,都不会因年纪对其产生轻视之心。

    在万千将士眼中,这个少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而是代表上天意志的战神,只要追随其后,就有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等着自己去收割;对敌人来说,则是相反,这是个黑色的恶魔,给他们带去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噩梦与恐怖。

    “主公,赵云复命。”赵云离得老远就下了马,望着那个身影,他心中涌起的是不尽的景仰与震撼,谨慎的性格,帮助他顺利的将这些激烈的情绪压下,化成了带些拘谨的恭敬。

    “子龙回来了。”赵云到时,王羽正一边凝神向战场观望,一边听幕僚们汇报各种刚刚统计出来的数据。见赵云到了,他展颜一笑,这一仗大获全胜,他的运筹自然起了奠定胜局的作用,但若没有众将精彩的发挥,过程也未必有这么顺利。

    此战,诸上将之中,只有徐晃受了不轻的伤,他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就算是铁人,也不可能一点事都没有。

    除了徐晃之外,就属赵云和张颌的处境最凶险,不过后者的主要作用是牵制,正面搏杀相对较少,倒是赵云一直在生死线上跃动,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见到爱将无恙归来,王羽很高兴,先是勉励了一番,然后向赵云身后看看,问道:“子龙,你见到伯珪兄了吧?”

    贾诩等幕僚也都转过头来,目视赵云,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凝重。

    张燕此次出兵,最初是由于周仓的提议。当时王羽在与曹操、刘岱作战,黑山军和袁绍捉迷藏,周仓提议,黑山军与其冒险与袁绍纠缠不休,还不如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潜行数百里,突然加入东线战场,给曹、刘致命一击,然后和青州军一道对抗冀州主力。

    张燕当时有些犹豫,他看出周仓想要投靠青州的心思了,但对方的提议也不是没有道理。所以,他犹豫了一阵子后,决定把老弱遣回黑山,自己率精锐执行这个计划。结果,匈奴人骤然杀出,把一切都搅乱了套。

    虽然乱了套,周仓却不死心,一边自己继续劝说张燕,另一边则遣了兄弟裴元绍来寻王羽,极力想促成这个计划。

    其他军队想要在敌占区潜行迂回是很难的,但黄巾军却很擅长这个,他们可以很自如的化整为零,分散前进,然后在某个约定好的地方再重新集结。

    王羽对这个计划还是有些兴趣的,故而才有了太史慈的清河之行,王羽本是打算让太史慈去接应张燕的。化整为零不难,可重新集结却需要时间,也需要保护,黑山援军虽然不是确定会出现,但如果真的来了,能发挥出的作用就相当大了。

    太史慈没能成功接应到张燕,倒是成功的把张杨和曹仁都给引走了,给张燕留出了集结兵力的空当,但同时也失去了和对方接头的机会。

    虽然事后将裴元绍留在了清河,继续等待张燕,但王羽当然不可能将所有的希望放在张燕的一念之间。实际上,他的杀手锏是公孙瓒的幽州铁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