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九章 夜宴议政事-《三国第一强兵》


    第(2/3)页

    在幕府内部对此有着不少的争论。

    有人认为造海船不易,应该向辽东的盟友购买。早在中平年间,辽东的船队就穿越渤海,往来于辽东与登莱之间了,以两家目前的关系,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买船应该不会很难。

    也有人认为,既然王羽的意思是要从海外攫取财富,那规模应该是会日渐扩大的,自己没有造船能力,还要进行这种规模的行动,那不是很容易受制于人么?

    持前一种意见者都是摇头不语,虽然没有反驳,但意思却是明摆着的:海外到底有没有所谓的金银岛还是两说呢,就算有,沧海茫茫,能说找就找得到吗?主公说不定也是一时头脑发热,与其大张旗鼓的兴建船坞,制造航海的大船,还不如先搞几艘船,慢慢对付着呢。说不定找几年找不到,主公自己就放弃了呢?

    持后一种意见者虽然还在坚持,但反驳的声音同样也不大。

    说到底,出海寻宝这种事,在华夏历史上只存在于神话之中,没人知道沧海对面到底有些什么。

    唯一可以借鉴的先例,就是秦始皇当年派遣徐福出海寻仙山的故事,可后人说起那件事,多半都是以总结教训的角度出发的。徐福是个骗子,秦皇利令智昏上当了。徐福早就带着五百童男童女,跑到不知名的地方逍遥去了。

    尽管王羽在青州的威望极隆,但终究无法压倒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更有人直接将他的东渡之举和秦始皇扯上了关系,觉得他毕竟年轻气盛,虽然能压抑住开疆拓土的欲望,却无法压抑住内心与古之霸主比肩的野心。

    所以,即便在青州内部,对王羽很信服的人当中,也有人觉得他是被一连串胜利冲昏了头脑。

    那些支持者中,也有很多人存的是其他心思。和铸钱一样,认为王羽是在为称帝作铺垫。想想也是,只要东渡取得一定的成果,他就可以自称,在气运上盖过了秦始皇,这不是比单纯的名声要厉害多了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比比皆是。

    政务本来就是很繁琐的东西,里面再加上点权术,就变成政治了,那是更加复杂的东西。就算贾诩,面对这么复杂的形势,也得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生怕行差踏错,何况其他人?

    众臣被此类问题搞得一个头两个大,偏偏王羽又一直在魏郡逍遥,不肯回来,不能当面请示,这段日子他们到底有多难过,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羽既然让大家说,那谁也不会客气,你一言、我一语的。等全部发表完意见,中天的太阳依然西斜,天色将晚,竟是傍晚时分了。

    王羽一直垂着头听着,看起来很认真的在思考,但贾诩却很怀疑,这位小主公是不是趁机在打盹,补充睡眠,至少后面是这样没错。

    “都说完了?”等到终于没人说话了。他才抬起头,环视一圈,见没人再说什么,这才拍拍手,吁口长气道:“都这个时辰了。先吃饭好了,边吃边谈。大家想吃烤肉,还是火锅?嗯,天热了,不然咱们还是吃生鱼片好了,正好厨房有回来路上新制的芥末,大家一起尝个鲜。”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对了,把其他人也一起邀来好了,人多热闹么,别忘了从荆州来的那三位贵客。”

    众臣面面相觑。都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主公请吃饭自然是好事,可看您这模样,刚才说的那一大堆,您到底听进去了多少。还是个未知数啊?说好的一并解决呢?难道不用经过反复议论磋商,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

    当然。也没人会傻到拒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