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一章 泰山压顶-《三国第一强兵》


    第(2/3)页

    他话锋一转道:“鲜卑人未必肯与您进行决战。正如熹平六年的那一场大战,汉军出塞,檀石槐立刻率众远遁,待汉军势头用尽,再大举合围。若是鲜卑人慑于主公威势,故技重施,我进敌退,我退敌返,这场战事势必旷日良久,纵有缴获,又焉能弥补消耗?”

    王羽点点头,田丰的顾虑很有道理。

    游牧民族,是真正的游击战大行家,骑射无双什么的,只是后世鞑虏的自我吹嘘罢了。全民皆兵,凭借机动力和敌人周旋,这是在先秦两汉时代,草原蛮族唯一的武器。

    历数汉军对匈奴或鲜卑打的败仗,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反击,敌人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等到汉军的补给线拉长到一定程度,四方援军齐至,汉军寡不敌众,补给也跟不上,最后惨败而归。

    至于汉军为什么不吃一堑长一智,王羽也不是很确定,大概就是形势不容易判断吧?毕竟胡骑入寇,都是带着家小的,追击的汉军可能会有种很快就能追上的感觉。有的时候这种感觉是真的,有的时候是胡虏的计谋,甚或胡虏本身也不确定,到底会不会有援兵赶来帮忙。

    这是王羽从吕布的描述结合以想象推断出来的。

    如果被他猜中了,那仗就会变得非常难打,任何一个军事统帅都不会喜欢擅长游击作战的对手,何况还是在草原上和强大的汉军玩了几百年捉迷藏的胡虏呢?

    “具体这一仗会演变成怎样的态势,现在还很难说。”王羽摆摆手,略过了这个很复杂的话题,延续着先前的话题说道:“不过,在减少消耗方面,本将倒是有些想法。”

    “减少消耗?”田丰一愣,心念急转,军队减少消耗,无非是几个办法,在驻地屯垦,因粮于敌,减少出兵数量,除此之外,就没多少削减的余地了。但以北征的状况而言,这几个办法似乎都行不通,但主公说得这么有把握,难道……

    他心中猛然一动,还没等出口询问,就听到王羽清朗的声音响起:“海路!”

    “青州东莱、北海诸郡都修建了不少港口,通过海路,可以连接各地,将各地的产出集中向幽州输送。海路往来,只要有足够的船只和水手即可,相对陆路运输能节省很多,我青州临海之地很多,又有海船,不利用起来岂不是太浪费了?”

    “嗡……”众人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在天下群雄中,青州在航海上投入的资源是最多的,辽东虽然也有航海的船队,可连公孙度自己。都没把航海当做一回事,就只是当做了一个赚外快的来源,直到和青州展开海贸,看到了大量的收益之后,这才有些改观。

    不过海贸和大规模的运输还是两码事,海贸一趟只有几十艘船,而且都是集中在一起出航,一年只走两三趟,可以规避掉不少风险。

    但王羽现在的意思却是要全面展开海上运输。各个临海的郡县要自己组织船队,周而复始,毫不间断的向幽州运送粮草辎重……这是要把烟波浩渺的大海,彻底当成坦途阔道了吗?

    “子义,你刚从海上回来。觉得本将的计划怎么样?”任由众人议论了片刻,王羽突然向太史慈问道。

    “没问题!”太史慈拍拍胸脯,大包大揽道:“连东海的大风大浪都奈何不了咱们,渤海这点小波浪能吓得住谁?”

    “很好!”王羽抚掌笑道:“日前本将已经送信与伯珪兄,言明北上与他会猎于幽州之意。特别向他讨了一个便利,将渔阳郡的漂榆邑要了过来。子义,这一仗。你就当个先锋官,带一支船队先行,抵达漂榆邑之后,在那里建几个港口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