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二章 江淮战火燃-《三国第一强兵》
            
            
            
                
    第(3/3)页
    或许是离得近,对青州军的强大认识足够深,又或者是那开疆策起的作用。陈家现在已经改弦易辙,将赌注押在了青州身上。周瑜甚至在怀疑,要不是徐庶吃了一场败仗,使得整体局势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广陵的大军说不定已经调头南下,准备渡江攻打江东了。
    这可不是他捕风作影的胡思乱想,以陈家那对父子的精明,岂会看不出,眼下正是广陵兵马作用可以发挥到最大的一刻。错过这个机会,就凭广陵那点兵,根本没办法为陈家夺取多少利益。
    既然广陵按兵不动,那就是准备投向青州的意思了。没立刻将矛头对准江东,只是担心青州失败,不想把事情做绝而已。
    孙策回不来,曹操指望不上,江夏、长沙还要留一部分兵力防备刘表、李儒,周瑜也只能将刘备的作用最大化,饮鸩止渴了。
    事实证明,周瑜的决策相当正确。
    当他赶到杼秋的时候,张颌已经调来五十架重型投石车,硬生生将杼秋城的东面城墙砸出了一个大豁口!周瑜若是再晚到个三五天,杼秋城八成就被攻破了。
    对孙权等人来说,周瑜就是及时雨霖,夏日凉风。
    援军出现不但可以增强势力,振奋士气,更重要的是有了周瑜接手指挥权,江东军就不像先前那么被动了。
    黄盖、韩当都是经验丰富的宿将,可这两人远称不上是帅才,平时练兵,战时冲阵都没问题,让他们独当一面的指挥调度就难了。周泰是个纯粹的猛将,朱桓倒是有些本事,可他毕竟年轻,又不像周瑜和孙策是义兄弟,威望不足以服众。
    这帮人集思广益出来的策略,在张颌的经验和庞统的才智面前,就像是小孩过家家一样,不被打得晕头转向才是怪事。
    周瑜接手之后,情况得到了极大的好转。江东军一改先前的颓势,渐渐有了些声色。特别是周瑜和庞统各出奇谋,同样以虚实相生的手法惑敌、攻敌的智战,给这场大战再添上几分亮色。
    总体而言,张颌军仍然占据上风。但想象之前那样,迅速压倒江东军就很难了,江淮战场再次恢复了平衡。
    江淮僵持住了,关注这场大战的人们,重新将目光转向了并州以及中原,屏息静气等待着那一场或是数场,决定大战最终走向的战役的最终爆发。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