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九章 名僧大会(四)-《秋雨剑侠传》
第(2/3)页
再看场上,乌荼的头脸不知已被凌风子抽打了几十记,昏头涨脑,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全是汗水,铁杖挥动已不成章法,骂道:“就会像个猴子跳来跳去,敢不敢和本座堂堂正正的打。”
凌风子一声长笑,道:“好,你可站稳了。”说罢定住脚步,转身抬腿,将迎面而来的铁杖踢飞出去。接着双拳抱圆,猛轰在乌荼胸口之上。乌荼腾腾腾连退三步,面皮涨的发紫,终于扑通倒在地上。
这时人们发出一阵骚动,只见那百斤铁杖盘旋飞舞,朝人头密集处落下。凌风子暗叫糟糕,刚才只顾打得高兴,没留神这铁家伙。巧的是铁杖不偏不倚朝唐西瑶等人的所在落下,雁无忧高高跃起,那铁铲被他凌空一个弹腿踢开,直挺挺插在地上。
众人松了口气,凌风子哈哈一笑,正要上前,蓦地一阵急风刮过,一道金光砍来,他连忙后跃躲过,那金光嗖的又飞了回去。他站定一瞧,是个上身赤裸的红发胡僧,双手各握一把古怪的圆形金轮。两只轮的边缘锋利如刀,以绳索相连。
凌风子笑道:“怎么,要车轮战吗?”
胡僧道:“我本不打算出手,但你这厮欺人太甚,接招吧。”让人意外的是,别看他红发勾鼻,容貌与唐人大异,一口中原汉话却说的异常标准。
凌风子傲然道:“报上名来。”
胡僧道:“我是无名小卒,说出来你也没听过。我自知天下之大,人外有人,本不欲上来献丑。却实在瞧你不过眼,方才那头陀虽然鲁莽无礼,可你的手段也太过分了。废话少说,看招。”
胡僧手中金轮掷出,伴着嗡嗡声直飞过去。凌风子低头避过,那胡僧手腕一抖,金轮又倒飞回掌中。只见他两条精瘦干枯的双腿呈八字在地上左右移动,双手不断将金轮掷出接住,远远看去,犹如一只手臂伸缩的大螃蟹,极是怪异。
慕容云清好奇道:“这是什么功夫,好丑的样子,像是杂耍。”雁无忧叹了口气,道:“当真如这怪僧所说,天下之大,各样奇事都有。今天算是开了眼界。别小看这连环飞轮的功夫,没那么容易应对。”
冷小小看了一会儿,也赞同道:“他这掷轮的手法,方位速度都取的极准,且来回盘旋,等于二次攻击,对手除非后脑也长眼,否则确实不好抵挡。真不知这是哪家功夫?”
正如二人所料,凌风子连续躲闪,态势却已不如对乌荼时自如,他双眉轩立,喝道:“好,你够资格让我拔剑。”一声脆响,长剑出鞘,一拨一挑将两只金轮击开后,中宫直进,直取胡僧面门。
那胡僧见对方攻来,倏地将金轮收回,与凌风子近身比拼起来。雁无忧几人这时终于见识到了昆仑剑法,既不同于萧凝儿的巧捷绵密,也不同于雁无忧的潇洒飘逸,而是自带一股凌厉狠辣。凌风子犹如手中一条白练,柔中有刚,虽速度不快,但每次出招都夹着一股狠砸之力。再看那胡僧,动作快疾,竟真的好似有八只手的螃蟹般,将两只金轮舞的上下盘旋,仿佛变成了四只。
雁无忧道:“幸亏怪僧的速度快,才正好抵得住凌风子的攻势,他只要稍慢下来,立时便会受制。”虽然凌风子代表中原一边,其实在他心中倒是更倾向红发胡僧。
始终在旁打坐回气的萧凝儿也开口道:“他内力不足,只怕撑不了多久”
果然,二人你来我往十数回合后,胡僧渐渐不支,手中金轮慢了下来,霎时双臂接连受伤,鲜血点点飞出,又斗几招后,他喊道:“停手。我输了。”
凌风子收起长剑,笑道:“和尚,你还不错,能在我手下走到四十一招,难怪敢这么狂。”
胡僧躬身行了一礼,道:“输便是输,阁下剑法高超,贫僧甘拜下风。只想奉劝一句,阁下既有如此武功,更该修身修心,胸怀慈悲。”说完又朝方丈玄正行了一礼,出寺门下山而去。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竟是无人知道怪僧来历,但对其表现的正直达练也由衷敬佩。
唐西瑶赞道:“看来外国的和尚之中,不全是心怀敌意,也有深明事理之人呀。”慕容云清道:“连我都有点佩服这红发僧了,只可惜这个凌风子太厉害。哎,不知他的剑法和你比怎样?”最后一句是问雁无忧。
雁无忧还没回答,冷小小哈哈一笑,抢先道:“凌风子的昆仑剑确实出类拔萃,但要是和无忧比,最多八十招,必弃剑认输。”
雁无忧一阵得意,高兴的拍着冷小小肩头,道:“你知道吗,我一向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性格,但我觉得我六十招就能击败他。”慕容云清一翻白眼,道:“说大话不知羞。”几人哈哈大笑。
这时凌风子走过来,几人住了口,只见他对雁无忧抱拳道:“方才多亏足下,才使我不至误伤旁人。”
雁无忧也回礼道:“好说,纯阳派雁无忧,幸会。”
凌风子似乎有些意外,随即笑道:“早知‘剑气无极’在此,我也不必出来献丑了。”
雁无忧客气道:“哪里话,昆仑剑法刚柔并济,举轻若重,雁某今日算开眼了。”
凌风子面露得意之色,朝东北方的天竺诸僧所在望了一眼,故意提高声音道:“我中原武功博大精深,各家各派皆有所长,不一而足,又岂是那些区区的域外小邦可比。只可惜这世上鼠目寸光之辈太多,总是不知天高地厚,口出井蛙之言,否则在下也不会这般急着站出来,以微末之力教他们做人了。”他说话时鼓动内力,声传全场。雁无忧等人自知他这话是说给摩提耶罗等人听的,只是太过张扬狂傲。但凌风子先前连斗两场,展现出的高超武艺倒也是实打实的,因此一时到也无人反驳。
正得意间,就听一个清脆的声音道:“有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没遇到真正的高手罢了,否则。。。哼哼,还有你说嘴的份。”人们顺着话音看去,是来自东南方的大棚之中,此处坐着的皆是吐蕃国僧侣,其中说话的正是吐蕃扎西王之女,十六岁的星月卓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