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刘放的打算-《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3)页

    幽州本来就是苦寒之地,生活条件本来就不好,一般人没事儿可不愿意去那边生活,哪怕是王公贵族,在那边的日子过的,也不如中原地区的富贵人家。

    再一个,曹魏北迁到幽州,基本就等同于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了,到了那时候,基本就是谁掌握了兵权,谁有说话的权利很显然,不管是孙资还是刘放,两人手里都没有兵权,地位必然比现在还不如。

    这种情况下,孙资最多就是愁绪交加,但刘放,就开始动脑子,给自己寻找退路了。

    偏偏这个时候,刘放得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天子和太后提前离开邺城,在曹爽亲卫的保护下,前往魏县。

    刘放好歹也坐镇中枢十几年的时间,不管是朝廷内部还是宫内,都有那么几个心腹,要知道这件事,其实并不算太难。

    事实上,曹爽觉得自己做事隐秘,但实际上,关于这件事,曹魏的朝廷重臣,在第一时间得知的人,并不在少数。

    比如说陈矫,高柔这些三朝老臣,多少都听到过风声,只是这些人的心思,大多是站在大魏社稷的立场上考虑曹爽这么做到底是好是坏.可刘放不那么想。

    既然你曹爽可以劫持天子出奔,自己还不在身边护卫.那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当然,刘放的心思可不是要护卫在天子左右,当第二个董承.他要做的,是劫持大魏天子銮驾,去送给诸葛亮。

    季汉的三路伐魏,刘放其实并不是太看的上北路的邓艾邓艾这个人,资历太浅,在季汉朝廷的话语权不够,刘放如果直接劫持天子去投降邓艾的话,只会抬高邓艾的地位,对刘放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而东路的张溪和魏延呢,资历倒是够了,但刘放跟这两人没有太多交集,也怕这两人仗着地位,顺势隐匿了自己的功劳,只说是他们截获了曹魏天子和太后.自己恐怕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既然这样的话,往西去朝歌,给诸葛亮送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再一个,刘放手里没有兵权,只有几百私兵,他如果是直接暴露身份的劫持天子和太后,恐怕走不了多远,就会被曹爽,司马懿,甚至是夏侯霸等人围堵,到时候他必然小命不保,曹魏是不是覆灭,也跟他没有关系了。

    所以,刘放必须想一个办法,让自己劫持天子和太后的行为变得更加合理.这就得靠孙资帮忙了。

    刘放先是找到孙资,跟孙资分析了天子到达幽州后,两人必然失去权利的前景,引诱孙资动心。

    之后,刘放打着曹爽矫诏,司马懿保藏祸心,皆不可信任的由头,说服孙资跟自己一起动用私兵,追上天子銮驾,然后发动兵变,诛杀曹爽的亲卫,说服太后,转投朝歌。

    至于太后那边,其实刘放并没有费太多的心思,只是给太后举了一个例子——昔日太祖武皇帝迎驾后汉天子,迁都许昌。

    剩下的事情,就交由太后郭氏自己去想象好了。

    事实上,现在的曹芳和太后出逃邺城,其实形势跟当初汉献帝出逃长安是非常像的都是要去投靠一个外姓将领,而宗族将领麾下,并没有多少兵力可用。

    老曹家是靠什么崛起的,作为老曹家媳妇儿的郭氏怎么可能不知道,更别说这事儿才过去三十多年而已。

    郭氏越想,越觉得去魏县投靠司马懿,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主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