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人议事(二)-《我在春秋当领主》
            
            
            
                
    第(3/3)页
    辛又,自然也不能同意。
    ……
    “君子,如你所说,送粮不成、强守不成、送那贱婢去求和也不成,难道我们就这样等死?!”
    樊米的嗓门抬高,向着国人说道。
    国人们,尤其是樊氏族人,有的开始吵闹,有的则出言讽刺。
    “君子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们还议什么?!”
    “邑大夫武勇非常,一个人就敢去夺戎人首级,自然看不上我们的计策。”
    “倘若人人都像邑大夫那般鲁莽,辛邑早就没有了!”
    尹氏之人,也有一些加入了进来。
    这让辛又看清了如今邑中的局势。
    樊氏之心,路人皆知。
    尹氏虽和樊氏不睦,却也绝不是辛氏的铁杆盟友。
    最让辛又寒心的,是辛氏族人的态度。
    此时辛又遭到围攻,却无一个辛氏族人站出来帮他说话。
    似乎大家都在等着辛又抱头求饶,然后自己放弃邑大夫的职位。
    看到国人都纷纷开始指责辛又,樊米给儿子樊伯玉使了一个眼色。
    樊伯玉深吸了一口气,这是他们樊氏等待了数十年的机会!
    于是他壮着胆子说道:
    “君子舍不得婢女,弃国人性命于不顾,我看非邑大夫之选!”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非邑大夫之选?辛邑一百多年来,都由辛氏大宗嫡子继任邑大夫,辛又为独子,除了他还有谁能担任?!
    难道由樊氏吗?!
    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
    樊氏几个胆大而又机敏的家伙赶紧附和:
    “我们辛邑乃公邑,可不是辛氏的封地!谁是邑大夫,是由朝中司徒大夫说了算,并非一定要辛氏族长担任!”
    “没错!我们樊氏这几年收成颇丰,都是族长的功劳,我看族长比邑大夫厉害多了!”
    这个时代,国人对“政治”的热情是极高的。
    没有对上位者的恐惧和盲从,自由的发表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意见。
    这是他们的权力,也是他们的义务。
    国人之怒,天子也能给赶出城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