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缙儿,过来。” 村长示意少年走到自己身边,然后向何秋一行人介绍道:“几位,这是我的孙儿解缙,调皮着呢,大家莫见怪。” 解缙? 何秋一愣,惊讶道:“你孙儿叫解缙?” “当然,这里是解家庄,我姓解,我孙儿自然姓解。” 解村长被何秋的表情吓到,本能的把自己孙儿解缙护在身后。 “先生,怎么了?” 察觉到何秋脸色有异,朱棣一脸关切询问道。 “没什么。” 何秋摆了摆手,走到少年解缙跟前:“你真的叫解缙?” “嗯。” 少年解缙木讷的点了点头。 坐在一旁的朱棣心中好奇,为何何秋会对一个少年如此上心。 “你刚才说隔壁家的孩子抢了你的书,你很爱读书吗?” 何秋问道。 “当然了,我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 少年解缙撅嘴说道。 “哦?那我考考你,三字经会背吗?” “当然会,人之初,性本善.......” 听着解缙熟练的背着三字经,何秋脸上的表情越发惊喜起来。 眼前这个少年,恐怕就是大明朝未来的状元,亦是编撰永乐大典的核心人物。 老和尚道衍捻指推算,老神哉哉说道:“此子天资聪慧,未来必能高中状元,何施主,你认为老衲说的对吗?” “什么?我孙儿未来会中状元?” 听到老和尚的话,解村长一脸激动,状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光宗耀祖。 “出家人不打逛语。” 老和尚道衍双手合十,嘴里低声又默念起经文来。 得知这一消息,解村长更加开心了,当晚,热情招待了何秋一行人。 第二天。 休整了一晚,何秋一行人一大早就离开了解家庄,踏上了北上的行程。 “何施主,老衲有一个问题,不知当讲不当讲。” 路上,老和尚道衍走到何秋身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说吧。” “为何昨日你对一个少年如此上心?难道你也有推演之法?” 老和尚道衍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