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他夫子有些可能反应慢一些,但也知道此事颇为重要,就把学生们同意拉过来,席地而坐,听何秋要讲什么。 何秋站在实验室前面搭起来的高台上,看了眼下面的人群。 这里面有纯粹的理学门人,专攻四书五经的,也有杨少峰这等对新知识接受速度异常快的,还有自己的徒弟陈四维和朱高炽,还有这么一大批刚刚入学的学生。 这是何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讲学,和以往单独面对陈四维等人不同,他将给这个大明的思想界开出一个口子,让大明的思想界不再被原本的理学所禁锢。 何秋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下紧张的心情,说道: “《大学》里提三纲八目,这八目大家也都知晓,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天问》有言: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我接下来要讲的这门学问,就是为解答屈子的这些疑问提供工具。” “在我看来,格物就是说物理无处不在。人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进行格物,从而知晓万物之理。” “既然通晓了物之理,自然而然的就做到了致知,从而诚意,从而正心,最后方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研究物理的方法,就在我接下来给你们的这三本书里,一本是《数算》, “一本是《物理》,它是探究万物之间联系的书,最后一本是《化学》,它是研究万物的性质的书。” “希望大家能够善用这三本书,以更好地做到格物致知,最后修齐治平。” 说完,何秋就下了高台,让何能把手中早已印刷好的书籍分发给下面的这群人。 坦白来讲,何秋这次的演讲糟糕透顶,全程平铺直叙,没有一点激情,甚至连主要的学术观点也含混不清,但他所讲的东西还是引起了学院夫子们的注意。 从何秋的话里,这些夫子们听到了他勃勃的野心,何秋在试图向理学发起挑战,并给出了自己的一套工具,这些还是藏在书院原本的教材里的那一套。 只不过现在何秋把这一切都公开化了,但何秋的这套说辞,并没有引起夫子们的反感,因为他并没有试图在朱子对四书五经的批注上动手,这样的理解完全不影响他们未来的科举考试。 其实这些学程朱的人心里也明白,理学这条路越来越难走了,越是经历的事情多,越发现理学没法用来很好的解释很多东西,内修道德倒是够用了,可是一旦想要做事,理学就很难派上用场。 何秋现在所做的,只是为理学增添了一套方fa lu ,一套看起来切实可行的方fa lu 。 像原来朱子所言的那种格物致知的法子,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蠢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