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初朱标和朱元璋,那就是在唱双簧,朱元璋当白脸,下狠手整治,朱标当红脸,安抚百官。 仔细一看就知道,如果是那些真正该死的人,朱标可从来没帮着求情,正是那些本来没什么罪行,被牵连进案子的人,朱标才会站出来帮着求情。 可孔家符合这个条件吗?若是按照大明律,这些人全杀了也不为过,现在大部分被判流放,已经是看在孔子的面子上了。 朱元璋郁郁的喊来汤和,这次两位老朋友也没有下棋。 朱元璋带着汤和一起到了宫中开辟的一块茶叶地,朱元璋已经有些时日没来了,这里杂草都长到小腿高了。 汤和还是很懂的,知道朱元璋就算有什么话要说,也会等到把活干完,二话不说就拿起锄头,下地干活。 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精力到底不如以往,干了一会,都是额头见汗,喘着粗气,朱元璋心情却莫名的好了起来。 把手里的锄头交给一旁的内侍,朱元璋和汤和就坐在地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接替他们劳作的内侍,突兀的说道。 “鼎臣,你说朕是不是做错了?” 汤和也不知道朱元璋说的什么事,老老实实的回到。 “臣不知陛下说的是哪件事,自然无法评判对错。” 朱元璋心思很复杂,是自己分封藩王的政策错了,还是该说自己定下太孙的策略错了? 好像都错了啊!这么一想自己还挺失败的。 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分封诸藩的事我本来以为会是一个好策略,封建诸子,以之为帝国藩篱,巩固大明江山,可这才多久。” “藩王心中有反意,勾结内臣,害死了太子,而后太孙又一直想要削藩。削藩、削藩、这都是他的亲叔叔,他怎么就能下得去手?” 汤和深深的把自己的脑袋低了下去,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现在朱元璋说的这个话题,他可不敢说话,说错了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听不到汤和的回应,朱元璋很是不满,本来想要发火。 可是朱元璋看着头发花白,脸上出现不少老年斑,腰背也弯了下去的汤和,又实在不忍心再责骂他。 汤和已经老了,不敢再承担这么大的风险了,朱元璋意兴阑珊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