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白雪覆盖青山,素裹银妆,壮丽天然。 山岭如群龙,大河似玉带,奇峰如娇女,雾绕腰间。 雪后再看青龙山,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玉带绕群龙,银壁金川!” 王永谦没听清楚:“你说什么?” “《地经》中的一句词!” “准不准?” “应该不准,反正我是不怎么信的。” “不信你还学那么好?” “找墓啊!” 王永谦被噎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反驳。 这地方连牲口都不上来,李定安能找到遗址,就挺神奇…… 赏了赏雪景,李定安又走到顶台边缘,往下看了看。 一条滑道,蜿蜒曲折,通往山下。 刚建的,前后不到一周,总投入一百万出头。 南方地区很常见,稍大点的茶山和橘山都有这东西。 工人们正在往上运彩钢、水泥、砂料,等开春回暖,就能建造常驻性营地和考古方舱。 几块平地被扩大了一倍,几台小型铲车和挖掘机正在作业。 用军区的大型直升机吊上来的…… 旁边是临驻营地,立着十多间棉纺帐蓬,通了电,还备了两台发电机。 洞内防护措施也做了,甚至在洞口外建了一座钢屋结构的方舱外室…… 所以,只要想干,办法要比困难多…… 思忖间,空中传来轰隆隆的声音,一架直升机从南边飞来。 不是之前那两架,成司长走的时候就还回去了,这是区里从应急管理厅调的救援机:直9,一次性承载十人。 直升机缓缓降落,从上面下来七八位。 还是之前开过会的那几位:有一位负责文旅的副职领导,两位是文旅厅的负责人,还有米顺东、秦隆。 何安邦和领导肩并肩,走在最前面,如众星拱月…… 李定安顿时就笑了。 “你笑什么?” “没什么!” 王永谦正正脸色:“严肃点!” 他都不用猜,李定安想的肯定不是什么好话:比如拉着不走,打着倒退之类。 话难听,也有点道理,但不能说出来。 开完会第二天,当地就跟电打的一样:索道周期长,投资大,那就建滑道。 天气太冷,没办法修路,大型机械上山不现实。 那就吊,小的总能吊上去吧? 铁塔、电杆没办法立,那就铺明线,再穿外护管道。 常驻营地暂时建不了,那就建临时性的:一层帐篷太冷,那就多摞几层,保暖设备尽管挑。 通行不方便……更不是问题:李老师、何馆长,你就说要几架直升机,大的还是小的? 所以,当地钱一分没少花,力气一点没少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