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呜呜呜呜呜……” 钻机飞速转动,石屑纷飞。 两个工人紧紧的按着握把,火星四处飞溅。 可见石砖的质地有多硬? 但钻着钻着,钻机“嗤”的往下一沉,半米多长的钻杆直没至柄。 两个工人正使着劲,手上突然一空,两颗脑袋石头似的撞在了一块。 “唉哟……” “小心……” “怎么回事?” “地砖下面好像是空的?” “不可能……之前做了地电、地磁、地声,全是实的。” “那怎么回事?” “不用慌,大殿底下应该是软沙层,面积应该不大,只有柱子这一圈……”李定安招了招手,“关东扎!” 技师动作飞快,递上一根稍粗一点的探针。 姚玉忠发明的,就是靠着这东西,他才改死刑为死缓…… 李定安顺着钻眼,用力往下一按,又是“嗤”的一声:一米长的探针直没至柄。 再接,再摁,再接,再摁……整整接了四米长,手中才传来阻顿感。 “刷刷”两下,李定安提出探针,拧开扎头。 “哗……”黄沙如流水,淌了一堆。 一群人惊疑交加,愕然无措。 整整四米厚的软沙层? 隔层还那么浅,就隔着一层四十公左右的地砖,等于大殿就建在流沙层上? 怎么可能,建城之人这么蠢? 再说了,真要是流沙层,这座大殿怎么可能千年不倒? 再结合李定安之前说的面积不大,所以十有八九是后来有人在这里挖了个洞,栽了柱子埋了东西后又灌了流沙…… 李定安站起身,徐徐的吐了口气:“方志杰,可以探了:以中殿为中心,以三殿南北总长为直径……记得开记录仪。小舒,俯瞰拍摄。” 方志杰背着金属探测仪,两个技术员抬着地磁,走出大殿。 哗啦,所有人都围到了李定安身边。 两台电脑,一台是固定在探测仪上的记录仪,另一台是无人机,图象很是清晰。 方志杰绕着大殿外围转了一圈,没动静。 他扩大范围,又转了一圈,还是没动静。 没有法器? 正转着念头,“嘀”的一声。 所有人的心脏都跟着一跳。 发现东西了? 技术员马上插地磁,屏幕上显出三维图像。 “李老师,深度约四米,正方体,直径二十公分左右,看形状……像是口铁箱子!” 众人哗然,考察组和央视组一个赛一个的惊讶:伏牛山遗址中,用来装法器的,也全是铁箱子? 李定安点点头:“别急,注意安全,慢慢探!” 他不急,其它人却很急:三殿南北长近三百米,这么大一个圆,靠三个人要探到什么时候? 吕本之轻轻一点头,程铭秒懂,转声交待了几句。 不多时,两个组整整二十四个人,抬着仪器,沿着李定安划定的区域转起了圈。 然后: “李老师,我这里有发现……正方体,不过很小,直径只有十公分……” “汇报坐标……” “李老师,我这里也有……长方形,像口匣子,不过稍长点,三十公分左右……” “坐标……” “我这里是块铁片……” “我这里是半截刀……” “我这里是枪头……” “都记住坐标……” 如此这般,汇报声此起彼伏,对讲机几乎没停过。 每汇报一声,就代表探测仪响了一次,更代表技术员又发现了金属类的文物…… 左朋脸上的肉不停的抽,每次汇报就抽一下,抽到最后都麻木了:这特么得是多少? 青龙山遗址算个屁…… 探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对讲机里清静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