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反正都要招人,从哪都是招,其它不论,京大的教学质量毋容置疑,研究生的理论基础肯定要强于本科生,那为什么不从京大的研、博学院招人? 当然,现阶段肯定是随组学习,但遗址发掘动辄三五年,这次来的都是研二研三、博二博三的师兄师姐,等于遗址还没发掘完,他们就毕业了。 然后再实习一年半载,能进国博的进国博的,能进故宫的进故宫,运气再好点,说不定就能进国家文物局。 如果运气爆棚,部委也说不定。 而这又意味着什么? 听着有点俗,但绝对不用怀疑:既便是京大,或是隔壁那一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子梦寐以求,而求之不得。 但李定安轻轻松松的,就帮他们铺好了路,又打开了大半扇门…… 这才是李定安建议学院成立教研组,参与发掘项目的最终目的。至于扩大学院影响力,科研成果和荣誉之类都只是顺带。 连着晃了好几下,丁院长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努力,等何馆长高升,争取顶他的位置!” 何安邦“呵呵”一声:“然后再安排更多的师弟师妹到国博,对吧?” 丁院长笑着摇头:“我可没那么说!” 开了几句玩笑,又聊了一阵,当地负责文旅的女市长亲自过来邀请,请他们赴席。 不是接风,而是开工宴,当地准备安排在锡市,但李定安觉得太浪费时间,理由还贼充分:既然是开工宴,当然要安排在营地。 又建议不要弄太复杂,因时制宜就行。 既然已经让他说了算,那当然就是他说了算,宴席标准很普通,也没上白酒,只上啤酒。 郑主席简单讲了两句,李定安也简单讲了两句,当地领导又讲了两句,前后差不多十分钟,宴席开始。 觥筹交错,杯来盏往,来给李定安敬酒的一轮又一流。 同学们羡之又羡,两眼泛光。 何安邦却现场教学:“学到没有?” 李定安点点头:君子惠而不费…… 学生们自然不能喝酒,吃饱肚子,高胜东又组织学习,同学们才知道,压根就不是什么忆苦思甜。 只是一段李定安寻找遗址的纪录片。 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寝苫枕块,不眠不休……与李定安相比,能住上铁皮房子,简直像在天堂里…… 当看到他差点滚下山的那一幕,男同学霍然色变,心跳如雷。 女同学吓的脸都白了,惊呼声此起彼伏,好几个当场就哭了出来。 苦成这样,累成这样,甚至差点连命都没了……还羡慕啥? 这些都不提,就说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四个多月如一日,试问他们谁能做到? 答案是不可能。 所以,受点尊重,岂不很正常?(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