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宋。 赵匡胤颤颤悠悠的扶住椅子,满脸震惊。 “好啊好啊!” “把一个必胜的局面,全部送了出去!” “还要向那金国俯首称臣,真是我大宋的耻辱!” 一旁的赵光义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劝慰道“皇兄,虽然赵佶和赵桓的错哦做操作让人脑溢血,但好在我大宋王朝还在。” 赵匡胤强硬的打断了他,“是还在,就是我大宋的脸都丢光了!” 天幕之上,声音还在继续。 [第一次汴京保卫战,宋军明明打胜了,但却签订了如此屈辱的条件。] [战后,南逃的宋徽宗赵佶又回到了汴京城] [一对父子自以为协议已经签署,和平降临,心中大定] [于是将朝堂之上的主战派大臣统统剔除,重用主和派大臣。] [原因竟然是:金军是议和成功才撤军的,所以议和一事占头功] 大明。 朱元璋捂着肚子哈哈大笑。 “真是两个蠢蛋,那么多文臣武将都一再强调是和师道和李纲的指挥下才让金军不得不退兵。” “没想到这两人还以为是自己的议和政策起了大用!” “这么蠢的人都能当上皇帝,这大宋就应该被灭!” 一旁的朱标不禁吞了口唾沫。 刚才番外篇的时候,他儿子朱允炆的削藩政策,看起来可不太聪明啊。 您老不还是因为正统性这三个字把他扶持上位? 要不是老四朱棣发动了靖难,这场削藩还不知道要杀多少人才能罢休。 不过这些话,朱标也就敢在心中念叨念叨。 他再次看向天幕,目光灼灼。 “一国之威,是打出来的,而不是求出来的!” “赵佶赵桓两位,连这等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难怪断送了大宋的江山!” 天幕之上,声音继续响起。 [而这和平并没有持续多久,在短短半年后,金人撕毁了和平协议,发起了战争。] [有了前一次失败的经验,这次的金军准备的更加充分,兵分两路,兵锋直指汴京,势要一战打下整个大宋。] [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军,大宋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抵抗。] 画面之中,大殿之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