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妄言惹情痴-《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3)页
大概是那日被宝玉招惹出情思,豆蔻血气难以自制,竟对平时言笑无忌的贾琮,莫名生出一腔情意。
如今在三哥哥跟前,话也说不响,看也不敢多看,即便最要好的邢岫烟,她也不敢透露半句。
因人家是三哥哥小媳妇,自己和她说心事,竟看上她的相公,岂不太过滑稽,还要不要做人。
且贾琮对她依然如故,与其他姊妹一视同仁,竟无半分情意,更让湘云暗中委屈恼火。
小姑娘情窦初开,或许下意识中,对始作俑者宝玉,更生怨怼厌恶,一腔火气自然对他作践发泄。
……
只是小姑娘倒没失了分寸,脸带微笑说道:“哪里是二姐姐说岔了,是二哥哥说岔了才是。
二哥哥以往都在贾家族学,族里太爷知道二哥哥尊贵,自然对你和颜悦色,多半不敢太严厉。
所以族学怎能跟堂堂国子监相比,这两个地方读书治学,可是天差地别的。”
探春一听这话,想到那日湘云和宝玉吵架,便知她又要拿话排遣宝玉。
她心中有些奇怪,云妹妹最近火气挺大,而且遇上宝玉就要猛怼,也不知是个什么缘故……
湘云继续说道:“我家里兄长,也得了荫监名额,眼下在国子监读书,所以我最清楚里头究竟。
国子监每日辰时过半就开课,对初入生员教习四书五经,每月初一和十五休沐,其他时间都要上课。
生员不得无故离堂,如有特殊应由,须向祭酒禀告,写明文书假条,方可离堂,否则要监规惩处。
每日课时教谕博士对生员会讲、复讲、背书、轮课,下发每日作习课业,以便复日巡检。
每月会设一场笔试,试经、书义各一道,诏、诰、表、策论、判、内科各两道。
每次月考之后,按考绩排名,月初公示监里,褒优促劣,督促勤苦。
除了日常四书五经教习,每日需写字两百,需博士点评指正,因以后科举下场,书法乃第一要务。
其他还有许多稀奇古怪规矩,总之是十分繁琐的。
而且当日上课分早晚,学课不过关,还要留堂加课。
我家里兄长上国子监,可是被折腾的不轻,课业学的不得意,监里还晓喻家门。
我那两位兄长,读书远不如三哥哥,经常被二叔三叔揍得鼻青脸肿。
大哥还算好些,三哥便更惨些,因三叔是个武将,揍儿子不仅花样多,而且爱下死手。
这么多年三哥没被打死,现在还都好好的,我都觉得好生奇怪……”
……
宝钗知湘云才情出众,姊妹中也算拔尖,强闻博记,更不在话下。
这一番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越说越促狭,越说越来劲,明显有些不怀好意。
她再偷瞧宝玉神色,圆脸已一片煞白,眼神中都是惊恐,她嘴角忍不住牵动,只是强忍住不笑出声。
却听湘云声音清亮,悦耳动听,黄莺似叫不停。
继续说道:“国子监课业如此正经,二哥哥还能每日下课,都来西府走动孝顺,想着和姊妹们说话。
这等游刃有余,必定要课业极佳的,想来三哥哥也不过如此。
二哥哥有这等笃定心志,想来明年蟾宫折桂,也是不在话下的,也算是好事一桩。”
湘云笑问黛玉:“林姐姐,我兄长在监中读书,曾听博士训诫。
当年林姑父入监,课业精湛,才名卓著。
林姐姐家学渊源,该知我所知所闻,可都是确实的?”
黛玉本不想落井下石,只是湘云向她问起,她自要如实回答,况且宝玉心思埋汰,她心里也极膈应。
说道:“父亲当年的确入监读书,不过他没福分荫监入学,是自己考学入监。
我年幼之时,父亲说起监里就学往事,里头的课业规矩,确如同云妹妹所言,一般无二。”
一旁探春听得口呆,以前怎么没有察觉,云妹妹嘴巴如此狠辣,每一句都戳宝玉心窝。
她是真不怕事大的,要是惹出宝玉疯病,那可如何收场……
…………
宝玉听了湘云这一番话,又得了黛玉从旁印证,自然是深信不疑。
一时之间,吓得脸色惨白,两眼发直,双股颤颤,心如死灰,恨不得立刻死去。
原本让他去国子监读书,他本就十分不愿,哪种禄蠹云集之地,自己怎能过去厮混,还要不要这一身清白。
但父亲贾政对此事极度热衷,甚至在入监之前,为了让他学业有成,日日逼着他读书考较。
宝玉自搬回东路院之后,已被父亲折腾得欲仙欲死,原本想着熬到入监,父亲便能鞭长莫及。
自己也好继续喘息厮混,没想史湘云一番话,他才瞬间醒悟过来,比起父亲的严厉,国子监更加凶残……
不说宝玉听得慌了手脚,连王夫人听湘云之言,也有些心惊胆战,顾不得湘云话里促狭古怪。
她即便不相信史湘云的话,但是黛玉的话她却是信的。
即便她素来不喜黛玉,但是堂堂探花之女,又是读得满腹诗文,王夫人相信黛玉不会胡说。
连忙说道:“老太太,以往只知国子监朝廷学堂,是一等的读书去处,实在不知里头这等苛刻。
宝玉自小身子就弱,让他读书自是正理,但要这等日夜煎熬,他哪里能承受得住。
当初珠儿也在监中读书,每日都是日落既回,没见他在监中何等辛苦,后来是他自己用功过度……”
王夫人说到这里,便马上住口不说,但话中意思不言而喻,对宝玉入监读书,有些打退堂鼓。
探春听了这话,有些皱眉,太太可是有些糊涂,先珠大哥天资聪颖,读书天份颇佳。
国子监虽课业繁复,他自然能游刃有余,每日都日落回府,那是半点不奇怪。
这是会读书和不会读书之别,他自己不觉得苦楚,自然不会回家多说,老爷太太也习以为常。
听说先珠大哥是自己太用功,后来才会有早夭之祸。
或许他读书天姿虽好,到底还不如三哥哥,想要科举再进一步,自然要拼命用功,才会落得这等惨淡……
……
贾母听了史湘云之言,又见王夫人心有余悸,自然也有些担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