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阳光懒洋洋地挪过木屋的窗台,在餐厅干净的木地板上投下斜长的光影。 下午时间,中餐厅的众人投入了新一轮的忙碌,为即将到来的晚餐客流做准备。 “南南,帮我把那筐青椒洗了!” 尹证的声音从后厨传来,带着点锅勺碰撞的急切。 “来了来了!” 章若南麻利地放下正在擦的杯子,小跑着过去,将一大筐翠绿的青椒搬到水池边,拧开水龙头。 哗哗的水声里,她仔细地搓洗,麻花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很利落。 黄小明殷陶在清点库存,核对菜单酒水单这些。 陈立侬则一丝不苟地擦拭着每一张餐桌椅,确保用餐区整洁明亮。 詹大厨在后厨统筹全局,检查着晚上要用到的各种酱料高汤,空气里弥漫着食物准备阶段的忙碌气息。 江倾坐在餐厅角落的休息椅上,看着窗外辽阔的草原,心里琢磨着晚上做点什么。 既然上了节目,又是在这样具有烟火气的环境里,他觉得不如做点家乡的味道。 徽州……一道经典的家宴菜浮现在脑海里。 不如……就做一品锅。 这道菜用料讲究,层次分明,冬笋、红烧肉、蛋饺、鲍片层层堆迭,用炭火慢煨,最能体现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功”的特点,而且做起来费时,现在开始准备正合适。 打定主意,江倾起身,找到正在与现场导演沟通的黄小明。 “小明哥,我想晚上做道徽州菜,一品锅,需要些特定的食材,节目组这边能帮忙准备一下吗?” 黄小明一听,眼睛亮了下。 “徽州菜?一品锅?听着就讲究!没问题,要什么你尽管说,我让节目组后勤马上去买!” 江倾列了个单子递给他。 “新鲜的冬笋是灵魂,要嫩尖。上好的五花肉,肥瘦相间层次要分明。再来些鲜虾仁剁馅包蛋饺用,干香菇泡发,新鲜的鲍片几片,最后还需要一口能上炭炉的厚实砂锅。” “行!包在我身上!” 黄小明拍着胸脯保证,立刻拿着单子去找节目组后勤负责人。 下午的时光在忙碌中悄然溜走。 草原的黄昏来得格外绚烂,天边铺满了瑰丽的晚霞,将整个中餐厅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淡金色。 晚餐的客人陆续到来,木屋里很快坐满了人,点单声、传菜声、杯盘碰撞声、客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鲜活的人间烟火气。 章若南穿梭在餐桌之间,麻利地点单、上菜,脸上始终挂着甜美的笑容,耐心回答着客人的询问。 虽然忙碌,但她动作利落,有条不紊,表现得十分干练。 趁着给一桌客人上完甜点,暂时得了点空闲,她好奇地朝后厨张望了一眼。 詹大厨尹证正在灶台前忙得热火朝天,锅铲翻飞。 而在厨房的另一角,她见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江倾系着一条干净的深蓝色围裙,正背对着门口,站在一张备餐台前。 他的身形挺拔,动作沉稳专注。 章若南忍不住轻手轻脚地走近了几步。 只见他正低着头,手指灵活地包着蛋饺。 一小勺金黄的蛋液淋在烧热的圆形小铁勺上,手腕轻巧地一转,一张薄而均匀的蛋皮瞬间成型。 他迅速舀起一勺粉嫩的虾仁馅料放在蛋皮中央,筷子轻轻一挑,边缘迅速合拢,一个饱满金黄的蛋饺就完成了,被他整齐地码放在旁边的盘子里。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自带韵律感,与他站在讲台上挥斥方遒,或者西装革履出席峰会的模样截然不同。 灶台上小火炖着的红烧肉散发出浓郁的酱香,旁边泡发的香菇,切好的冬笋片摆放得整整齐齐。 他偶尔抬手调整一下炉火,侧脸在厨房柔和的灯光下显得很沉静,充满了生活里实实在在的烟火气。 章若南看得有些出神。 这是她第一次亲眼看到江倾做菜的样子。 那个在科技峰会上侃侃而谈的人工智能天才,在剧里演活了角色的跨界演员,在红毯上为她解围的科技新贵,此刻正专注地处理着食材,像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一样,充满了令人踏实温暖的魅力。 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在她心底蔓延开来,比单纯的崇拜更具体,也更亲近。 察觉到她的目光,江倾微微侧过头,看到她站在门口,脸上露出微笑,朝她点了点头,手上包蛋饺的动作却丝毫没停。 章若南也回以一个大大的笑脸,指了指外面,示意自己要去忙了,然后带着满心的新奇,不可言说的雀跃,转身继续投入了前厅的工作。 时间在忙碌中倏忽而过。 时间指向晚上八点,送走最后一桌意犹未尽的客人,喧闹了一晚的中餐厅终于安静下来。 大家也都饥肠辘辘,疲惫中透着终于完成任务的满足。 “开饭开饭!饿扁了快!” 尹证揉着肚子嚷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