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得罪了国师还想跑?-《大隋说书人》
            
            
            
                
    第(2/3)页
    “……正是。”
    “在哪得到的?”
    “……”
    实话实说,杜如晦也有些摸不清他的身份。
    可……他总觉得能和道长待在一起的,不该是什么坏人才是。
    犹豫了一息,便大大方方的说道:
    “在下乃是河东郡主簿,此物于三量山两伙贼人相争时,被在下遇见,止戈消战后所得。敢问道长高姓大名?”
    “贫道孙思邈。”
    “原来是孙道长。”
    杜如晦好像没听过孙思邈的名头,拱手见礼后,又问道:
    “那东西去哪了?看这样子……孙道长莫非知晓那东西是什么?”
    “……”
    孙思邈犹豫了大概三息的功夫,最后点点头:
    “嗯,知道。”
    “还请告知。”
    “……暂时不好说,等小牛鼻子醒了你问他吧。”
    归根结底,还是他和杜如晦不了解,虽然冲着李臻,孙思邈能说。但人没清醒,没确定清楚之前,他还是得给小牛鼻子留个心眼。
    因为……他已经察觉出来了这件事的古怪之处。
    于是,他奔着确定的心思,看着杜如晦问道:
    “你确定这个东西……你是在三量山拿到的?”
    杜如晦点头:
    “正是。”
    “方便把当时的情形跟我说下么?”
    “……好。”
    看着双目紧闭的李臻,杜如晦开始复述那日的情景。
    怎么从三量山出来,怎么遇到了那两伙争夺宝物的贼人,又怎么剿灭贼人,得到这东西。
    而说话间,成玄英已经很懂事的烧上了茶水。
    杜如晦没问这小道童的身份。
    在他看来,这位孙道长估摸得三四十岁了,身边跟着个道童或者收个弟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这孩子也乖巧,并不多言,送上了茶水后,就待在一边……
    一双灵动的眼睛静静的聆听着这位杜先生嘴里,那从龙门山听不到的故事。
    可孙思邈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等杜如晦复述完,孙思邈彻底陷入了沉默。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作为国师曾经的弟子,哪怕没有师徒之名,可他身为老君观的一品丹师,他见过的、知道的也远比别人多的多。
    十二金人,早已经被国师集齐了。
    这是肯定的。
    因为……
    他见过!
    十二具金人,自那地火之中升起,出现在他面前。
    而那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