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郑聪的脑子,彻底乱了。 他求助似的,看向自己的父亲。 郑渊看着自家儿子那副蠢样,只觉得一口老血堵在胸口,差点没当场喷出来。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把话题拉了回来。 “师兄,多年未见,风采依旧啊。” “哼。”赵枭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回应了。 “今日小弟前来,一是为探望师兄,二来,也是想见一见这位名满天下的武襄侯。”郑渊的姿态放得很低。 赵奕嘿嘿一笑,大喇喇地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郑家主客气了。” “我这点微末伎俩,在您这位经学大家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罢了。” 他嘴上说着客气,可那翘起的二郎腿,和那副吊儿郎当的坐姿,哪里有半分谦虚的样子。 郑渊看着他,也不生气,只是笑了笑。 “侯爷过谦了。” “那‘五科取士’之法,老夫拜读之后,是彻夜难眠,拍案叫绝啊。” “此法,有经天纬地之才,开万世太平之基。老夫自问,穷尽一生,也想不出如此周全的安邦定国之策。” 郑渊这番话,倒是发自肺腑。 赵奕一听,心里舒坦了。 算你这老小子有眼光。 “郑家主谬赞了。”赵奕摆了摆手,“不过是瞎琢磨罢了,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他嘴上谦虚着,那尾巴,却快翘到天上去了。 郑渊看着他那副德行,心里也是好笑。 这小子,倒是跟他师兄一个德行,得了便宜还卖乖。 “侯爷。”郑渊收敛了笑意,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老夫今日前来,是想跟侯爷,讨教一番。” “哦?”赵奕挑了挑眉,“讨教不敢当。郑家主但说无妨。” “好。”郑渊点了点头,他看着赵奕,一字一顿地,问出了那个在他心里盘桓了数日的问题。 “敢问侯爷,这‘五科取士’,固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善之举。” “可自古以来,我华夏文脉,皆以儒家经义为本。如今侯爷另辟蹊径,将经义与那算学、格物、商贾、农耕之术,并列齐驱。” “此举,是否……有违圣人教诲,动摇我大周国本之嫌?” 第(3/3)页